混沌直扩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隐蔽信道的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7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扩频技术理论基础 | 第17-29页 |
| ·扩频通信的原理 | 第17-20页 |
| ·扩频通信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 ·扩频通信的工作方式 | 第21页 |
|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模型 | 第21-24页 |
| ·伪随机编码定理 | 第24-28页 |
| ·伪随机序列的定义 | 第24-25页 |
| ·伪随机码的相关特性 | 第25-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混沌理论基础 | 第29-45页 |
| ·混沌概述 | 第29-32页 |
| ·发展简史和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 ·数学混沌的本质特征 | 第30-32页 |
| ·混沌的判别方法 | 第32-35页 |
| ·几种典型的混沌模型 | 第35-38页 |
| ·离散系统混沌模型 | 第35-37页 |
| ·连续系统混沌模型 | 第37-38页 |
| ·混沌在通信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 ·混沌扩频序列介绍 | 第39-44页 |
| ·序列的相关特性 | 第39-41页 |
| ·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 第41-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混沌扩频序列的研究与设计 | 第45-66页 |
| ·混沌映射的选取 | 第45-46页 |
| ·Logistic 映射的基本特性 | 第46-50页 |
| ·系统的初值敏感性 | 第46-47页 |
| ·Logistic 映射的概率密度分析 | 第47-48页 |
| ·相关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 ·混沌序列的产生及其特性分析 | 第50-57页 |
| ·混沌序列的二值量化 | 第50-51页 |
| ·算法改进 | 第51-53页 |
| ·二值序列的随机性 | 第53-55页 |
| ·二值序列的相关性能 | 第55-56页 |
| ·二值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 第56-57页 |
| ·混沌序列的优选 | 第57-62页 |
| ·混沌序列的平衡性筛选 | 第57-58页 |
| ·混沌序列自相关特性的筛选 | 第58页 |
| ·混沌序列互相关特性的筛选 | 第58-59页 |
| ·优选算法的实现 | 第59-61页 |
| ·相关性能比较 | 第61-62页 |
| ·基于 m 序列加扰算法的 FPGA 实现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混沌直扩在隐蔽信道的应用 | 第66-90页 |
| ·隐蔽信道的原理 | 第66-67页 |
| ·基于隐蔽信道的混沌直扩系统实现途径 | 第67-68页 |
| ·设计流程及开发平台 | 第68-71页 |
| ·总体算法流程 | 第68-70页 |
| ·FPGA 开发平台 | 第70-71页 |
| ·基带处理模块 | 第71-73页 |
| ·数字中频正交调制 | 第73-75页 |
| ·中频解扩解调原理 | 第75-77页 |
| ·中频解扩解调实现模块 | 第77-86页 |
| ·AD 采样速率设定 | 第77-78页 |
| ·数字下变频及低通滤波 | 第78-82页 |
| ·高速数字相关器 | 第82-83页 |
| ·多通道并行相关检测位同步电路 | 第83-85页 |
| ·DBPSK 延迟相干数字解调器 | 第85-86页 |
| ·时钟管理模块 | 第86页 |
| ·试验方法与测试结果 | 第86-89页 |
| ·测试仪器和工具 | 第86-87页 |
| ·中频测试方法和结果 | 第87-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3页 |
| ·论文总结 | 第90-91页 |
| ·展望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 个人简历 | 第97-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