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腿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绪论 | 第10-19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梁式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分析方法的发展 | 第10-15页 |
| ·静力法 | 第12-13页 |
| ·动力法-反应谱理论 | 第13-14页 |
| ·动力法-时程分析法 | 第14-15页 |
| ·抗震设计方法的演变 | 第15-17页 |
| ·斜腿刚构桥抗震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2.斜腿刚构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19-30页 |
| ·工程概况 | 第19页 |
| ·离散结构体系动力学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19-21页 |
|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 第21-22页 |
| ·桥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第22-24页 |
| ·斜腿铰接法-不考虑基础-结构相互作用 | 第23页 |
| ·斜腿铰接法-考虑基础-结构相互作用 | 第23-24页 |
| ·桥梁结构自振特性的计算 | 第24-25页 |
| ·斜腿刚构桥自振特性计算结果 | 第25-30页 |
| 3.斜腿刚构桥的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30-38页 |
| ·设计用反应谱 | 第30-31页 |
| ·规范反应谱 | 第30页 |
| ·桥址设计反应谱 | 第30-31页 |
| ·反应谱组合方法 | 第31-33页 |
| ·振型组合 | 第32-33页 |
| ·斜腿刚构桥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33-36页 |
| ·顺桥向地震反应 | 第33页 |
| ·横桥向地震反应 | 第33-34页 |
| ·竖向地震分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4.斜腿刚构桥的时程反应分析 | 第38-58页 |
| ·线性振动方程求解的数值方法 | 第38-40页 |
| ·阻尼矩阵的形成 | 第40-41页 |
|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 | 第41-45页 |
| ·选波原则 | 第41-43页 |
| ·人工合成地震波 | 第43页 |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斜腿刚构桥址输入地震波的选择 | 第43-45页 |
| ·时程反应分析 | 第45-55页 |
| ·纵向地震分量作用 | 第45-47页 |
| ·横向地震分量作用 | 第47-49页 |
| ·竖向地震分量作用 | 第49-52页 |
| ·行波效应 | 第52-53页 |
| ·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结果的比较 | 第53-55页 |
| ·强度分析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5.斜腿刚构桥型方案的思考 | 第58-64页 |
| ·工程概况介绍 | 第58-59页 |
| ·优化方案 | 第59-63页 |
| ·方案一 | 第59-62页 |
| ·方案二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6.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本文结论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