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5-1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2 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 第17-32页 |
·国际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 第17-21页 |
·国际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特征 | 第21-23页 |
·采用的保函类型 | 第21-23页 |
·担保市场主要的承保人 | 第23页 |
·对保额的要求 | 第23页 |
·我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建立及发展 | 第23-25页 |
·我国工程保证担保的模式和品种 | 第25-28页 |
·我国工程保证担保的模式 | 第25-26页 |
·我国工程保证担保的主要品种 | 第26-28页 |
·我国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市场主体方面 | 第28-29页 |
·法律法规方面 | 第29-30页 |
·信用环境方面 | 第30页 |
·完善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措施 | 第30-32页 |
3 我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担保模式选择 | 第32-43页 |
·保额与保函的联系 | 第32-34页 |
·我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宜采用的担保模式 | 第34-43页 |
·采用的保函类型 | 第34-35页 |
·担保市场主要的承保人 | 第35-36页 |
·对保额的要求 | 第36-41页 |
·对保费收取的要求 | 第41-43页 |
4 工程保证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及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 | 第43-59页 |
·工程保证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 | 第43-50页 |
·工程保证担保市场的风险性 | 第43页 |
·工程保证担保市场的风险因素分析 | 第43-48页 |
·担保机构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48-50页 |
·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 | 第50-59页 |
·尽快建立我国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体系的必要性 | 第50-51页 |
·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流程 | 第51-52页 |
·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2-55页 |
·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担保机构信用等级与含义 | 第57-59页 |
5 结论 | 第59-61页 |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9-60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