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

均衡:政治参与与政治控制机制关系的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一、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第12-13页
第一章 政治参与与政治控制的一般理论第13-25页
 第一节 政治参与第13-19页
  一、政治参与的类型与方式第13-15页
  二、政治参与的价值第15-16页
  三、政治参与的功能第16-18页
  四、政治参与的后果第18-19页
 第二节 政治控制第19-25页
  一、政治控制的涵义第19-20页
  二、政治控制的构成要素第20-21页
  三、政治控制的限度与范围第21-22页
  四、政治控制的结构与方式第22-25页
第二章 政治参与与政治控制的关系模式第25-36页
 第一节 政治参与与政治控制的理论模式第25-29页
  一、强参与,弱控制第25-26页
  二、弱参与,强控制第26-27页
  三、参与与控制的平衡第27-29页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控制方式第29-32页
  一、暴力控制第29页
  二、和平强制第29-30页
  三、意识形态规范第30-31页
  四、其他第31-32页
 第三节 政治参与中进行政治控制的必要性第32-36页
  一、实现有序参与第32-33页
  二、保障参与的和平性第33页
  三、实现参与的间断性第33-34页
  四、提升参与的有效性第34-36页
第三章 政治参与视角下传统政治控制模式面临挑战第36-43页
 第一节 传统政治控制模式第36-37页
 第二节 政治参与视角下传统政治控制模式面临挑战第37-41页
  一、信息时代的过度网络政治参与第37-38页
  二、多元利益存在与控制机制滞后的矛盾第38-39页
  三、全球化时代的影响第39-40页
  四、公民参与期望与参与效能的落差第40页
  五、社会转型期文化环境的变化第40-41页
 第三节 政治参与视角下传统政治控制模式受到的挑战也为政治控制模式提供了发展的机会第41-43页
第四章 树立新的政治参与观与新的政治控制观第43-50页
 第一节 提高政治系统的规范化程度第43-46页
  一、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第43-44页
  二、构建权限清晰的多元主体参与控制过程第44-46页
 第二节 建构政治治理良性机制第46-50页
  一、参与者成为控制中的力量之一第46-47页
  二、参与与控制地位的平等设定第47-48页
  三、实现利益均衡机制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波里比阿国家政体思想探析
下一篇:五四时期李大钊形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