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中欧经贸关系发展 | 第7-12页 |
·中欧贸易发展迅速 | 第7-8页 |
·双边贸易结构显著改善 | 第8页 |
·欧盟对华投资增长迅速 | 第8-10页 |
·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 第10-11页 |
·双边合作带来互利共赢 | 第11-12页 |
·双边经贸磋商机制不断完善 | 第12页 |
2. 中欧经贸战略调整 | 第12-25页 |
·中欧合作的战略意义 | 第12-14页 |
·经贸层面 | 第12-13页 |
·政治层面 | 第13-14页 |
·欧盟对华战略定位及其不断调整 | 第14-17页 |
·中国对欧战略定位及其政策框架文件 | 第17-18页 |
·2006 年欧盟对华新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 第18-25页 |
·制定新战略的背景 | 第18-20页 |
·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对中欧关系的积极影响 | 第22-23页 |
·存在的主要缺陷 | 第23-25页 |
·年欧盟首次制定和公布对华贸易和投资政策文件 | 第25-33页 |
·背景 | 第25-26页 |
·主要内容 | 第26-29页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 | 第26-27页 |
·欧盟——中国贸易与经济关系 | 第27-28页 |
·欧盟的应对措施和行动重点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页 |
·对中欧经贸关系的积极影响 | 第29-30页 |
·为确立全面的中欧经贸制订中期发展方针 | 第29-30页 |
·正视欧盟对华贸易逆差 | 第30页 |
·有利于密切双方经济联系 | 第30页 |
·存在的主要缺陷 | 第30-33页 |
·欧盟对华贸易政策在一致性方面有所欠缺 | 第30-31页 |
·对中国农业补贴的指责有失公允 | 第31-32页 |
·欧盟内保护主义有日渐抬头的倾向 | 第32页 |
·要求中国承担的责任中有不合理成分 | 第32-33页 |
4 中欧经贸中存在问题 | 第33-39页 |
·中欧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和社会制度上存在不对称性 | 第33-34页 |
·双边贸易不平衡 | 第34-35页 |
·欧盟未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成为影响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 | 第35-36页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尚不完善 | 第36页 |
·中欧在国际能源需求市场上竞争加剧 | 第36-37页 |
·环保、社会和安全标准制定实施存在分歧 | 第37-38页 |
·欧盟东扩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助长其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 | 第38-39页 |
·中国与欧盟之间双向投资发展不均衡 | 第39页 |
5、中欧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 第39-43页 |
·政治环境稳定,双边合作将不断深入 | 第39-40页 |
·双方合作将更加“对等” | 第40页 |
·中欧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依然很大 | 第40-41页 |
·中欧双方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对方市场 | 第41-42页 |
·欧元经济区的成长为中欧经贸迅速增长提供了便利的手段支持 | 第42页 |
·农业、服务业、能源环保领域的合作将有所深化 | 第42页 |
·双方中小企业间的合作将得到推动 | 第42-43页 |
6、深化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建议 | 第43-49页 |
·利用多层次对话和磋商机制,增强政治上的互信,把握中欧关系大局 | 第43-44页 |
·正视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减少误解,有序调整全球不平衡 | 第44页 |
·用平常的心态看待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 第44-45页 |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供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条件 | 第45-46页 |
·注意平衡发展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经贸关系,积极拓展进入欧盟市场 | 第46页 |
·加深对欧盟出台的政策法规的理解,提高自身技术标准 | 第46-47页 |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协调协商解决双方经贸往来中产生的问题和摩擦.. | 第47-48页 |
·积极落实欧盟东扩补偿谈判成果,为企业带来真正收益 | 第48页 |
·多渠道解除欧盟对华武器禁售 | 第48-49页 |
7 、结论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资料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