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一、 遣戍前的徐松 | 第9-11页 |
| (一) 早期学术及生活经历 | 第9-10页 |
| (二) 获罪遣戍 | 第10-11页 |
| 二、 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 | 第11-24页 |
| (一) 伊犁文人集团 | 第11-12页 |
| 1 . 清代新疆军府制度 | 第11页 |
| 2 . 伊犁文人集团的形成 | 第11-12页 |
| (二) 环境造就了《西域水道记》 | 第12-24页 |
| 1. 徐松在伊犁的遣戍生活以及对天山南北的实地考察 | 第12-19页 |
| 2. 《西域水道记》的草创 | 第19-23页 |
| 3. 《西域水道记》的成书年代 | 第23-24页 |
| 三、 离开伊犁后的徐松 | 第24-35页 |
| (一) 交游 | 第24-27页 |
| (二) 著述及学术特点 | 第27-32页 |
| 1. 朴学新作 | 第27-28页 |
| 2. 充实《西域水道记》等已成著述 | 第28-29页 |
| 3. 学术特点 | 第29-32页 |
| (三) 版本问题 | 第32-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注释 | 第36-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附一:徐松新疆活动年表 | 第47-49页 |
| 附二:友朋论徐松治学 | 第49-5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