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公司代表权制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公司代表权制度基础理论第9-18页
 一、公司本质学说第9-10页
 二、公司能力与代表行为的效力关系第10-12页
  (一) 公司民事权利能力与代表行为效力之关系第10-11页
  (二) 公司民事行为能力与代表行为效力之关系第11-12页
  (三) 公司民事责任能力与代表行为效力之关系第12页
 三、公司代表机关理论第12-18页
  (一) 公司机关概述第12-14页
  (二) 公司代表机关第14-16页
  (三) 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机关第16-18页
第二章 公司代表权制度基本内容第18-33页
 一、公司代表权的概念与本质第18-23页
  (一) 公司代表权的概念第18-19页
  (二) 公司代表权的本质第19-23页
 二、公司代表权主体及其与公司关系第23-25页
  (一) 公司代表权主体第23-24页
  (二) 代表权人与公司关系第24-25页
 三、公司代表权的取得与行使第25-27页
  (一) 公司代表权的取得第25-26页
  (二) 公司代表权的行使第26-27页
 四、公司代表权的限制与规范第27-33页
  (一) 公司代表权的限制第27-30页
  (二) 公司代表权的规范第30-33页
第三章 我国公司代表权制度及其实证分析第33-44页
 一、我国公司代表权制度形成与现行规定评析第33-35页
  (一) 我国公司代表权制度的形成第33-34页
  (二) 我国《公司法》第13条评析第34-35页
 二、我国公司代表权制度的特点第35-36页
 三、我国公司代表权制度的缺陷第36-39页
  (一) 公司权力高度集中,难以有效监督制约第36-37页
  (二) 机关权力界限模糊,权责关系失去平衡第37页
  (三) 法定性难以确保公司意思自治第37-38页
  (四) 唯一性导致公司运转效率低下第38页
  (五) 法定代表制不利于维护交易安全第38-39页
 四、几个相关的实务问题分析第39-44页
  (一) 公司越权行为之后果第39-40页
  (二) 公司印章与公司代表第40-41页
  (三) 内部机构与公司代表第41-42页
  (四) 职务行为与公司代表第42-44页
第四章 职务代表论:传统理论反思与我国立法完善第44-52页
 一、传统公司代表理论的不足第44-46页
 二、职务代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46-47页
 三、职务代表行为的认定标准第47-48页
 四、职务代表行为的归属依据第48-49页
 五、我国公司代表权制度的完善第49-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钻进过程监测与控制硬件系统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