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综合性能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外热电冷联供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外热电冷联供的发展概况 | 第13页 |
·国外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内热电冷联供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我国热电冷联供项目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我国热电冷联供的研究现状以及方向 | 第16-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热电冷联供系统介绍 | 第21-27页 |
·热电冷联供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 第21页 |
·动力装置 | 第21-22页 |
·蒸汽轮机 | 第21-22页 |
·燃气轮机 | 第22页 |
·燃气内燃机 | 第22页 |
·制热子系统 | 第22-23页 |
·锅炉 | 第22-23页 |
·余热锅炉 | 第23页 |
·补燃锅炉 | 第23页 |
·制冷子系统 | 第23-24页 |
·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 | 第23-24页 |
·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 | 第24页 |
·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 | 第24页 |
·直燃型吸收式制冷机 | 第24页 |
·热电冷系统的组合形式及特点分析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热电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第27-39页 |
·热电冷系统的热力学原理 | 第27-29页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第27页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第27-28页 |
·卡洛循环 | 第28页 |
·逆卡洛循环 | 第28-29页 |
·热电冷系统的经济(?)效率分析 | 第29-30页 |
·热电冷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30-31页 |
·热电冷系统的节能性分析 | 第31页 |
·吸收式制冷机热源温度的计算 | 第31-37页 |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 第31-35页 |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热电厂的热电冷联供系统分析 | 第39-58页 |
·基于热电厂的热电冷联供系统物理模型 | 第39-40页 |
·热电厂系统分析数学模型 | 第40-42页 |
·某热电厂的实际运行工况 | 第42-46页 |
·工况一 | 第42-43页 |
·工况二 | 第43-44页 |
·工况三 | 第44-45页 |
·工况四 | 第45-46页 |
·热电冷三联供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分析 | 第46-53页 |
·供热量与制冷量计算 | 第46-49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49-51页 |
·节能性分析 | 第51-53页 |
·热电冷三联供的经济(?) 效率分析 | 第53-56页 |
·抽汽对经济(?) 效率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电价对经济(?) 效率影响分析 | 第55-56页 |
·热源温度对经济(?) 效率影响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分析 | 第58-74页 |
·建筑概况 | 第58页 |
·本文采用的组合形式 | 第58-59页 |
·建筑负荷变化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 第59-64页 |
·κ、α、β值变化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 第64-68页 |
·热源温度的变化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 第68-70页 |
·热电冷系统的优化 | 第70-7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70页 |
·约束条件 | 第70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70-71页 |
·节能性分析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及创新点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