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面向用户行为模型的软件可用性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2页
   ·问题提出第14-15页
   ·当前研究现状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19-21页
   ·论文结构第21-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2-44页
   ·可用性理论第22-29页
     ·可用性的概念及发展第22-23页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第23-26页
     ·可用性工程第26-28页
     ·可用性工程与可用性测试第28-29页
   ·用户信息处理模型第29-33页
     ·人类信息处理过程第29-31页
     ·用户生理、心理、个人背景和使用环境的影响第31-33页
   ·用户认知过程模型第33-44页
     ·用户认知过程研究的相关问题第33-35页
     ·情绪理论研究第35-44页
第三章 软件用户情绪模型与可用性度量第44-64页
   ·基于用户认知过程的软件可用性评估模型第45-46页
   ·用户行为—情绪的HMM训练模型第46-54页
     ·软件可用性度量模型的相关心理学理论第46-48页
     ·用户情绪空间模型的选择和基本理论第48-50页
     ·用户行为与用户情绪参数训练第50-51页
     ·用户行为影响因子的初始化与更新第51-53页
     ·用户情绪的叠加和衰减第53-54页
   ·软件可用性的情绪度量方法第54-56页
   ·可用性度量模型的心理学解释第56-59页
     ·用户愉悦程度P对于软件用户决策的影响第57页
     ·用户觉醒程度A对软件可用性的影响第57-58页
     ·用户统治程度D对于软件可用性的影响第58-59页
   ·软件可用性度量方法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9-63页
     ·实验设计第60-61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1-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用户行为模型建模与可用性测试第64-83页
   ·软件可用性测试与软件生命周期第65页
   ·软件可用性模式检查框架第65-66页
   ·用户分析第66-68页
     ·用户动态行为的监测与收集第66-67页
     ·软件使用者模式聚类第67-68页
   ·用户行为模型建模第68-74页
     ·使用者操作过程的Markov模型第69-72页
     ·Markov模型的STNs转换第72-73页
     ·STNs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第73-74页
   ·交互过程的模式检查规则第74-78页
     ·状态首达率指标第74-75页
     ·常返态访问概率指标第75页
     ·状态回访率指标第75页
     ·状态操作语义第75-78页
   ·软件可用性测试方法应用与结果分析第78-82页
   ·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软件可用性质量特性及相关性分析第83-101页
   ·认知图和模糊认知图第83-85页
   ·软件可用性特征及相关性分析方法第85-96页
     ·软件可用性特征提取第86-89页
     ·节点关联的创建和权值初始化第89-92页
     ·FCMs训练第92-93页
     ·FCM模型剪枝第93-96页
   ·基于可用性特征关联的系统可用性分析改进过程第96-97页
   ·软件质量特征度量模型应用实践与结果分析第97-100页
   ·小结第100-101页
第六章 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1页
附录第111-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电化学手性药物传感器及蛋白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下一篇:论民国时期张友渔的民主宪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