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甘薯(红薯)论文

秋甘薯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16页
   ·甘薯生产概况和意义第10页
   ·甘薯干物质分配、积累与产量的关系第10-12页
     ·生育阶段与干物质分配积累第10页
     ·茎叶生长与干物质积累分配第10-11页
     ·品种特异性与干物质积累分配第11-12页
   ·影响甘薯干物质积累的环境因素第12-15页
     ·温度与甘薯干物质积累第12页
     ·水分与甘薯干物质积累第12-13页
     ·营养与甘薯干物质积累第13-15页
   ·淀粉合成酶、淀粉酶与淀粉积累第15-16页
第2章 引言第16-18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页
   ·试验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试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安排第17-18页
     ·试验的技术路线第17页
     ·试验安排第17-18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18-19页
     ·供试品种第18页
     ·试验材料的分类第18页
     ·试验设计与田间栽培第18-19页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19页
   ·数据统计第19-20页
第4章 结果与分析第20-50页
   ·试验材料的聚类分析第20页
   ·块根生长发育与干物质积累第20-28页
     ·薯块数的变化第20-22页
     ·块根鲜重和干重的变化第22-25页
     ·块根膨大速率与薯块干物质积累第25-26页
     ·收获产量与块根干率分析第26-28页
   ·块根干率的变化与干物质积累第28-29页
   ·地上部农艺性状的变化与干物质的积累第29-39页
     ·LAI的变化第29-31页
     ·茎粗的变化第31-32页
     ·总茎长的变化第32-33页
     ·分枝数的变化第33-35页
     ·茎节数的变化第35-36页
     ·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变化第36-39页
   ·地上部生理指标的变化与干物质的积累第39-43页
     ·叶绿素的变化第39-40页
     ·功能叶ATP酶活性的变化第40-42页
     ·K_2O/N的变化第42-43页
   ·淀粉类型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第43-47页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第43-44页
     ·Q-酶的变化第44-45页
     ·β-淀粉酶的变化第45-47页
   ·地上下部农艺性状与相关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第47-50页
     ·R/T的变化与生物产量分配第47-48页
     ·产量、干率与块根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第48-49页
     ·产量、干率与茎叶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第49-50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50-59页
   ·讨论第50-52页
   ·结论第52-59页
附录 试验照片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研究生期间参与研究的项目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妊娠妇女铁营养状况对婴儿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重庆三峡库区水质污染状况及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