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裁判的民意基础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民意与司法释义 | 第12-16页 |
| ·民意的概念及特点 | 第12-14页 |
| ·民意的概念 | 第12-13页 |
| ·民意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司法的概念及特点 | 第14-16页 |
| ·司法的概念 | 第14-15页 |
| ·司法的特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民意与司法裁判的关系 | 第16-24页 |
| ·中西方历史考察 | 第16-18页 |
| ·我国民意与司法裁判的关系 | 第16-17页 |
| ·西方民意与司法裁判的关系 | 第17-18页 |
| ·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途径 | 第18-20页 |
| ·主要方式 | 第18-19页 |
| ·其他途径 | 第19-20页 |
| ·二者的冲突与协调 | 第20-24页 |
| 第三章 司法裁判吸纳民意的依据 | 第24-32页 |
| ·理论依据 | 第24-28页 |
| ·司法公正理论 | 第24-25页 |
| ·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统一 | 第25页 |
| ·司法裁判的正当性 | 第25-27页 |
| ·表达自由 | 第27-28页 |
| ·现实依托 | 第28-32页 |
| ·司法容易忽视实质的正义 | 第28页 |
| ·弥补法官经验的不足 | 第28-29页 |
| ·中国传统文化的惯性作用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实现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 第32-44页 |
| ·辨识民意 | 第32-33页 |
| ·客观认识民意的作用 | 第32页 |
| ·保持司法的独立性 | 第32-33页 |
| ·司法裁判考量民意 | 第33页 |
| ·尊重民意 | 第33-34页 |
| ·互动路径 | 第34-44页 |
| ·法律根植民意 | 第35页 |
| ·裁判文书改良 | 第35-37页 |
| ·法官保障制度 | 第37-38页 |
| ·传媒与司法的互动 | 第38-41页 |
| ·完善陪审员制度 | 第41-42页 |
| ·民众的法治认同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