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西北地区草原荒漠化问题概述 | 第9-12页 |
第一节 西北地区草原的生态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西北地区草原荒漠化的现状及危害 | 第9-12页 |
第二章 导致西北地区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 第12-18页 |
第一节 草地资源自身破坏导致的荒漠化 | 第12-15页 |
一、滥垦 | 第12-13页 |
二、滥采、滥樵 | 第13-14页 |
三、超载畜牧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其他因素导致的草原荒漠化 | 第15-18页 |
一、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 第15-16页 |
二、矿产资源破坏性开发 | 第16-18页 |
第三章 西北地区防治草原荒漠化的制度分析 | 第18-33页 |
第一节 政策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法律分析 | 第20-33页 |
一、我国现行的草原法律体系 | 第20-21页 |
二、规治草原自身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21-31页 |
三、相关环境法门类中影响草原荒漠化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防治草原荒漠化的法律对策 | 第33-48页 |
第一节 预防 | 第33-35页 |
一、建立荒漠化防治监测体系和预警系统 | 第33-34页 |
二、发挥国家和地方环境规划的预防性环境保护措施的功能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治理 | 第35-48页 |
一、完善草原法律体系 | 第35-37页 |
二、加强草原环境执法 | 第37-39页 |
三、落实并完善具体的草原法律制度 | 第39-41页 |
四、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 第41-45页 |
五、实施公众参与制度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