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韩诗外传》的作者和版本流传 | 第12-20页 |
| 一、作者韩婴 | 第12-13页 |
| 二、《韩诗外传》的版本流传情况 | 第13-20页 |
| 第二章 已有的对《韩诗外传》的研究 | 第20-28页 |
| 第三章 《韩诗外传》解诗说 | 第28-38页 |
| 一、《韩诗外传》是否关乎诗义? | 第28-30页 |
| 二、《韩诗外传》说诗的对象与解说方式的关系 | 第30-31页 |
| 三、《外传》与《内传》、《韩说》《韩诗故》的关系 | 第31-34页 |
| 四、《韩诗外传》解诗的方法和角度 | 第34-38页 |
| 第四章《韩诗外传》的故事性 | 第38-51页 |
| 第五章 小说观念与《韩诗外传》的小说文体意义 | 第51-80页 |
| 一、《外传》也是一部小说集 | 第51-59页 |
| 二、《外传》是志人小说的开端 | 第59-80页 |
| 第六章 《韩诗外传》的的文体归类和语言风格 | 第80-96页 |
| 一、《外传》的文体归类 | 第80-81页 |
| 二、外传的语言风格 | 第81-96页 |
| 第七章 《韩诗外传》的经学及思想史价值 | 第96-115页 |
| 一、韩婴的道论与德论 | 第96-101页 |
| 二、《外传》对礼与法的统一 | 第101-106页 |
| 三、《韩诗外传》的情性论 | 第106-115页 |
| 第八章 《韩诗外传》在秦汉思想文化发展链条上的位置 | 第115-120页 |
| 一、《外传》建立道德论与董仲舒建立天论的两条线路 | 第115-116页 |
| 二、《外传》情性论的潜在影响 | 第116-117页 |
| 三、《韩诗外传》湮没无闻的偶然与必然 | 第117-120页 |
| 结语 | 第120-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7页 |
| 后记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