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宗教建筑论文

山西近代天主教修道院建筑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1-13页
     ·研究的内容和对象第11-12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第14-16页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6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修道院的产生以及在中国发展历程概览第18-33页
   ·修道院的产生及其制度的形成第18-23页
     ·修道生活的产生第18-19页
     ·修道制度的形成第19-20页
     ·本尼迪克院规第20-21页
     ·修道院建筑的基本模式第21-23页
   ·修道院在中国发展历程第23-26页
     ·1840年之前修道院在华发展的历史回顾第23-24页
     ·近代修道院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第24-26页
     ·中国修道院的现状情况第26页
   ·山西修道院建筑活动历史概况第26-31页
     ·山西修道院发展的分期及依据第27-28页
     ·太原修道院建筑活动历史概况第28-30页
     ·大同修道院历史概况第30-31页
   ·方济各会管辖内五省大修道院的关系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山西近代现存修道院建筑实例分析第33-51页
   ·太原方济各修道院第33-41页
     ·修院简介第33-34页
     ·修院选址第34-35页
     ·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第35-37页
     ·中西交融的立面形式第37-39页
     ·简洁的室内空间第39-40页
     ·修道院现状第40-41页
   ·太原孟高维诺总修院第41-50页
     ·历史沿革第41页
     ·修院选址第41-42页
     ·建国前修院教学情况第42-43页
     ·建国前修院建筑情况第43-48页
       ·院落布局与功能分区第43-46页
       ·建筑外观分析第46-48页
     ·修道院现状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山西修生早期就读的修道院第51-59页
   ·济南总修院历史概况第51-52页
     ·山东修院的成立与发展第51-52页
     ·济南大修院改名为总修院第52页
   ·济南总修院建筑分析第52-58页
     ·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第53-55页
     ·多样统一的立面形式第55-57页
     ·多样的楼梯形式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山西近代修道院建筑与国内其他地区近代修道院建筑特征比较第59-73页
   ·建筑风格的比较第59-62页
     ·国内各地近代早期修道院建筑风格(1900年-1924年)第59-60页
     ·国内各地近代修道院建筑风格(1924年-1937年)第60-61页
     ·山西近代修道院建筑风格第61-62页
   ·建筑平面布局的比较第62-66页
     ·国内其他地区近代修道院建筑总体布局特征第62-64页
     ·山西近代修道院建筑布局特征第64-66页
   ·外貌结构特征的比较第66-72页
     ·国内其他地区近代修道院外貌结构特征第66-67页
     ·山西近代修道院外貌结构特征第67-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语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插图目录第77-82页
附录1 本尼迪克院规部分内容第82-83页
附录2 中国修道院现状第83-84页
附录3 山西各教区小修道院历史概况第84-85页
附录4 山西著名建筑设计者李有刚代表作品第85-87页
附录5 调研期间部分访谈内容记录第87-90页
致谢第90-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架结构管——球节点变幅疲劳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弦支穹顶结构与网壳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