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导言 | 第6-11页 |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6页 |
| 二、课题的提出 | 第6-7页 |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 四、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第8-10页 |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中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 一、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 三、改进中学教师评价的理论思考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中学教师评价的现状和缺失分析 | 第16-25页 |
| 一、评价目的具有功利性 | 第16-17页 |
| 二、学校领导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评价主体 | 第17-18页 |
| 三、评价标准和指标内容存在片面性、繁复性和形式主义 | 第18-21页 |
| 四、评价的技术和方法缺乏科学性 | 第21-24页 |
| 五、草率地处理评价结果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中学教师评价改革的策略 | 第25-41页 |
|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目标取向 | 第25页 |
| 二、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 第25-30页 |
| 三、实行科学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评价标准 | 第30-37页 |
|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 第37-40页 |
| 五、建立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 | 第40-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