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行政问责制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工具和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 | 第12-13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3页 |
2 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论 | 第13-20页 |
·行政问责制的产生与特征 | 第13-16页 |
·行政问责制的产生 | 第13-15页 |
·行政问责制的特征 | 第15-16页 |
·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社会契约论 | 第17-18页 |
·人民主权说 | 第18-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3 我国推行行政问责制的意义 | 第20-26页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 第21-22页 |
·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 第22-23页 |
·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成长的要求 | 第23-24页 |
·改变行政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的需要 | 第24-25页 |
·改变行政监督不力的需要 | 第25-26页 |
4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状况分析 | 第26-35页 |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 | 第26-28页 |
·我国实施问责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5页 |
·行政问责主体不明晰 | 第28-30页 |
·行政问责对象不明确 | 第30-31页 |
·行政问责程序不完善 | 第31页 |
·行政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31-33页 |
·行政问责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4-35页 |
5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思考 | 第35-47页 |
·确立明确的问责主体 | 第35-38页 |
·严格界定问责对象 | 第38-39页 |
·设计合理的行政问责程序 | 第39-41页 |
·构建行政问责的法律依据 | 第41-43页 |
·构建全面的责任运行机制 | 第43-44页 |
·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