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5页 |
㈠选题缘起 | 第8-10页 |
⒈教师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是他们适应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期 | 第8-9页 |
⒉教师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是影响其职业倾向的关键期 | 第9-10页 |
⒊教师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是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的关键期 | 第10页 |
㈡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⒈突出了新教师所处阶段的特殊性 | 第10-11页 |
⒉帮助新教师提高适应能力,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 第11页 |
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促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第11页 |
㈢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1-13页 |
⒈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㈣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⒈新教师 | 第13-14页 |
⒉机制 | 第14-15页 |
一、新教师培养的现状分析 | 第15-28页 |
㈠国外关于新教师培养的研究 | 第15-21页 |
⒈国外新教师培养研究现状概述 | 第15-19页 |
⒉国外新教师培养的启示 | 第19-21页 |
㈡国内关于新教师培养的研究 | 第21-28页 |
⒈国内新教师培养研究现状概述 | 第21-27页 |
⒉我国新教师培养的不足 | 第27-28页 |
二、我国新教师培养的背景分析 | 第28-33页 |
㈠我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较为薄弱 | 第28-31页 |
⒈岗前培训效能低下 | 第29-30页 |
⒉校内帮助不到位 | 第30-31页 |
㈡我国新教师培养工作亟待加强 | 第31-33页 |
⒈增强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实效性 | 第31-32页 |
⒉争取与师范院校合作,为新教师提供全面的帮助与指导 | 第32页 |
⒊完善“导师制” | 第32-33页 |
三、中小学新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 第33-64页 |
㈠加强新教师成长的理论研究 | 第33-38页 |
㈡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 | 第38-42页 |
⒈明确入职培训的目的 | 第38页 |
⒉争取师范院校和地方教研室参与新教师入职帮助计划 | 第38-39页 |
⒊合理安排培训的内容 | 第39-41页 |
⒋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 第41-42页 |
⒌简要评价培训效果 | 第42页 |
㈢实施新教师入职帮助计划 | 第42-54页 |
⒈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辅导教师的作用 | 第42-46页 |
⒉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 | 第46-50页 |
⒊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 | 第50-54页 |
㈣重视新教师入职帮助计划实施的评价 | 第54-64页 |
⒈新教师的评价 | 第55-63页 |
⒉辅导教师的评价 | 第63-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著作类 | 第65-66页 |
论文类 | 第66-71页 |
附录Ⅰ | 第71-73页 |
新教师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 第71-73页 |
附录Ⅱ | 第73-75页 |
访谈提纲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