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管激励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公司高管激励制度概述 | 第14-21页 |
(一)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界定与范围 | 第14-15页 |
(二) 公司高管激励制度的概念与主要方式 | 第15-17页 |
(三) 公司高管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1、公司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2、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3、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1页 |
二、公司高管激励中的激励和约束制度 | 第21-31页 |
(一) 高薪酬与薪酬委员会的动态考核 | 第21-24页 |
1、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 第21-22页 |
2、薪酬委员会的法律规制 | 第22-24页 |
(二) 股票期权与证券市场的规范化监督 | 第24-26页 |
1、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规制 | 第24-25页 |
2、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监督 | 第25-26页 |
(三) 管理层收购与收购的监管 | 第26-29页 |
1、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制 | 第26-28页 |
2、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监管 | 第28-29页 |
(四) 声誉激励与公司高管信用评价体系的规范 | 第29-31页 |
1、公司高管声誉激励的法律地位 | 第29-30页 |
2、公司高管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规范 | 第30-31页 |
三、我国公司高管激励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31-37页 |
(一) 薪酬委员会“独立性”的缺失 | 第31页 |
(二) 独立董事制度的残缺 | 第31-32页 |
(三) 监事会运行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四) 高管薪酬信息披露不透明 | 第34-35页 |
(五) 股票期权的发展存在阻碍 | 第35-36页 |
(六) 司法救济途径效果有限 | 第36-37页 |
四、完善我国公司高管激励制度的对策 | 第37-44页 |
(一) 加强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 | 第37-38页 |
(二)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 第38-39页 |
(三) 规范我国监事会的运行 | 第39-40页 |
(四) 加大薪酬信息披露透明度 | 第40-41页 |
(五) 扫清股票期权发展的障碍 | 第41-42页 |
(六) 保障司法救济途径的有效运转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