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器型、纹饰与晚明社会生活--以景德镇瓷器为中心的考察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绪论第16-22页
 一、选题的缘起第16-17页
 二、学术前史第17-20页
 三、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一章 景德镇瓷器与明王朝的兴衰承运第22-53页
 一、景德镇瓷业与明朝早期的政治理想第22-30页
  1、农本社会的政治理想第23-25页
  2、明朝早期的匠籍制度第25-27页
  3、御器厂的建立——皇权极端化的表征第27-30页
 二、明朝中晚期景德镇官窑与民窑的兴替第30-42页
  1、正统朝的"禁烧令"第32-35页
  2、嘉靖朝的"官匠改制"与"官搭民烧"第35-37页
  3、童宾自焚与潘相外逃第37-41页
  4、"天启三年唐氏制造"——一种皇权的褪色第41-42页
 三、权力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运作方式及相互影响第42-53页
  1、官窑的生产组织形式第42-43页
  2、民窑瓷器的相关产业及其商品化模式第43-46页
  3、明朝皇室对财富的支配方式以及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第46-50页
  4、晚明景德镇瓷器产品的流向第50-53页
第二章 瓷器器型:晚明器用的瓷质化第53-89页
 一、器用的瓷质化现象第54-67页
  1、明朝皇室器用瓷质化第54-63页
  2、晚明士人及商贾富室器用瓷质化第63-66页
  3、普通百姓的生活器用第66-67页
 二、晚明瓷器器型反映器用者心性第67-82页
  1、皇室器用的心理诉求第68-75页
  2、士人及富有阶层器用的心理诉求第75-81页
  3、普通百姓器用的心理诉求第81-82页
 三、外销瓷器型及器用者心理诉求第82-89页
第三章 瓷器纹饰与晚明社会风气的异变第89-134页
 一、典型纹饰的泛俗化第89-111页
  1、龙凤纹饰:从事权威到"上下无辨"第89-98页
  2、高士图纹饰:从出世到入世的"高士情结"第98-111页
 二、帝王、文士的媚俗趋向第111-126页
  1、帝王之俗:吉祥纹饰的堆砌第111-118页
  2、文俗:文饰的流俗第118-126页
 三、纹饰、摹本与市井生活第126-134页
  1、纹饰与绘画第127-130页
  2、纹饰、刻本插图与市井生活第130-134页
第四章 铭文、款识:晚明瓷器纹饰考察的延伸视角第134-156页
 一、瓷器铭文的"形而上"意义第134-141页
  1、瓷器铭文的传统观念第135-139页
  2、晚明瓷器铭文的价值取向第139-141页
 二、铭文中的宗教信仰与现世生活第141-150页
  1、宗教意识与现世回报第141-148页
  2、行贾生涯第148-150页
 三、瓷器款识与商业第150-156页
  1、从泛吉言款识到固定款识第150-153页
  2、从文字标识到图形标识第153-156页
结束语第156-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8页
致谢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粒子介导p38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哮喘动物模型干预研究
下一篇:IGF-Ⅰ和TGF-β1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辛伐他汀对其干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