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猇亭区犯罪问题的地理学防控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4页 |
| ·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 ·取得的成果 | 第9页 |
| ·面临的挑战 | 第9-10页 |
| ·学术背景 | 第10-20页 |
| ·犯罪地理学定义 | 第10页 |
| ·国外犯罪地理学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内犯罪地理学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国内外犯罪地理学研究缺陷分析 | 第19-20页 |
| ·理论背景 | 第20-22页 |
| ·关于犯罪学 | 第20-21页 |
| ·关于地理学 | 第21页 |
| ·关于可持续发展 | 第21-22页 |
| ·关于犯罪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 | 第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理论意义 | 第22-23页 |
| ·实践意义 | 第23页 |
| ·研究目的及思路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4页 |
| 2 猇亭区犯罪规律及犯罪成因分析 | 第24-37页 |
| ·猇亭区犯罪规律分析 | 第24-31页 |
| ·犯罪主体组成分析 | 第24-26页 |
| ·犯罪数量分析 | 第26-27页 |
| ·犯罪类型分析 | 第27-28页 |
| ·犯罪时间分析 | 第28页 |
| ·犯罪空间分析 | 第28-31页 |
| ·猇亭区犯罪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 ·个体因素 | 第31页 |
| ·文化水平因素 | 第31-32页 |
| ·家庭因素 | 第32-33页 |
| ·经济因素 | 第33-34页 |
| ·流动人口因素 | 第34-35页 |
| ·社区因素 | 第35页 |
| ·空间因素 | 第35-36页 |
| ·时间因素 | 第36-37页 |
| 3 猇亭区犯罪问题地理学防控 | 第37-49页 |
| ·个体角度的犯罪防控 | 第37-38页 |
| ·人文环境角度的犯罪防控 | 第38-45页 |
| ·政府角度的犯罪防控 | 第38-39页 |
| ·企业角度的犯罪防控 | 第39-40页 |
| ·微观人文环境防控青少年犯罪 | 第40-43页 |
| ·社会和文化角度的犯罪防控 | 第43-45页 |
| ·自然环境角度的犯罪防控 | 第45-49页 |
| ·时间防控 | 第45页 |
| ·空间防控 | 第45-49页 |
| 4 结语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