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泄泻方剂的配伍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前言 | 第7-9页 |
| 1、泄泻方剂组方配伍的沿革 | 第9-29页 |
| ·汉唐时期泄泻方组方配伍的起步及成就 | 第11-14页 |
| ·解表止利方 | 第11-12页 |
| ·祛湿止利方 | 第12-13页 |
| ·温中止利方 | 第13-14页 |
| ·宋金元时期泄泻方组方配伍的拓宽与发展 | 第14-21页 |
| ·解表止泻方 | 第15-16页 |
| ·祛湿止泻方 | 第16-17页 |
| ·温中止泻方 | 第17-18页 |
| ·固涩止泻方 | 第18-19页 |
| ·健脾止泻方 | 第19-20页 |
| ·温肾止泻方 | 第20-21页 |
| ·明清时期泄泻方组方配伍的丰富与发展 | 第21-29页 |
| ·解表止泻方的丰富与发展 | 第21-22页 |
| ·祛湿止泻方的丰富与提高 | 第22-23页 |
| ·温中止泻方的拓宽 | 第23-25页 |
| ·固涩止泻方的发展 | 第25页 |
| ·健脾止泻方 | 第25-27页 |
| ·温肾止泻方 | 第27-28页 |
| ·消食止泻方 | 第28-29页 |
| 2、泄泻证治法与常用代表方探析 | 第29-40页 |
| ·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 | 第30-31页 |
| ·清热化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 第31页 |
| ·温中止泻——理中丸 | 第31-33页 |
| ·祛湿止泻——五苓散 | 第33-34页 |
| ·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 第34页 |
| ·涩肠止泻——真人养脏汤 | 第34-35页 |
| ·温肾固肠——四神丸 | 第35-36页 |
| ·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 第36-37页 |
| ·消食导滞——保和丸 | 第37-38页 |
| ·行气止泻——木香槟榔丸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