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汽车覆盖件回弹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有限元方法计算回弹 | 第12-14页 |
·有限元方法在冲压成形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 第12-14页 |
·有限元方法实现回弹的仿真计算 | 第14页 |
·逆向工程技术 | 第14-19页 |
·数据采集 | 第14-16页 |
·数据处理 | 第16-18页 |
·曲面造型 | 第18-19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CAE仿真的基本理论及回弹的工艺控制方法 | 第21-31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冲压仿真中的单元类型 | 第22页 |
·冲压仿真中的屈服准则 | 第22-24页 |
·材料硬化模型 | 第24-25页 |
·冲压仿真中的接触摩擦 | 第25-27页 |
·接触搜寻 | 第25-26页 |
·接触力计算 | 第26-27页 |
·摩擦计算 | 第27页 |
·回弹的工艺控制方法 | 第27-30页 |
·汽车覆盖件常用成形方式 | 第27-29页 |
·回弹的工艺控制方法 | 第29-30页 |
·总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实现实际冲压件的回弹评测 | 第31-54页 |
·引言 | 第31页 |
·遗传算法概述 | 第31-35页 |
·模拟进化算法 | 第32-34页 |
·micro GA简介 | 第34-35页 |
·三维复杂型面冲压件的回弹评测 | 第35-37页 |
·回弹评测的一般方法 | 第35页 |
·仿真中的回弹评测 | 第35-37页 |
·实际冲压件的回弹评测 | 第37-41页 |
·实际冲压件回弹评测的关键 | 第37-39页 |
·利用强制变形建立模型节点映射关系 | 第39-40页 |
·约束点的选择 | 第40-41页 |
·应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佳旋转位置 | 第41-45页 |
·节点法矢的计算 | 第41-43页 |
·法向偏差的计算 | 第43-44页 |
·遗传算法计算过程 | 第44-45页 |
·算例 | 第45-52页 |
·总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仿真误差补偿模型的建立及模具的二次补偿 | 第54-72页 |
·引言 | 第54页 |
·模具的设计补偿 | 第54-56页 |
·小变形时回弹仿真误差不变的假设 | 第56-58页 |
·回弹误差、回弹仿真误差及小变形的定义 | 第56页 |
·影响回弹仿真计算精度的因素 | 第56-57页 |
·小变形时回弹仿真误差不变的假设 | 第57-58页 |
·模具的二次修正补偿过程 | 第58页 |
·仿真误差补偿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试验验证 | 第60-70页 |
·总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基于有限元网格映射法的修边线计算 | 第72-87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传统的修边线计算方法 | 第73-74页 |
·翻边的基本类型 | 第73页 |
·传统的修边线计算方法 | 第73-74页 |
·修边线的计算过程 | 第74-81页 |
·网格映射法计算修边线的过程 | 第74-75页 |
·设计翻边轮廓线的离散 | 第75-76页 |
·投影点的计算 | 第76-78页 |
·投影点新坐标的求解 | 第78-80页 |
·修边线的迭代计算 | 第80-81页 |
·算例 | 第81-85页 |
·总结 | 第85-87页 |
第6章 实际冲压件边线变形的评价 | 第87-124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实际修边线获取 | 第88-91页 |
·实际冲压件数字模型的建立 | 第88-89页 |
·投影点及投影线交点的求解 | 第89-90页 |
·单元和节点映射关系的建立 | 第90-91页 |
·实际曲线与设计曲线的比较方法 | 第91-92页 |
·空间曲线的基本理论 | 第92-94页 |
·空间曲线的坐标表示 | 第92-93页 |
·曲率和挠率 | 第93-94页 |
·设计曲线和实际曲线的重构 | 第94-102页 |
·曲线的重构方式 | 第94页 |
·数据点的参数化 | 第94-95页 |
·设计曲线的重构 | 第95-98页 |
·实际曲线的重构 | 第98-102页 |
·线轮廓度评价实际曲线 | 第102-106页 |
·实际曲线的线轮廓度公差值的求解过程 | 第102-103页 |
·基于嵌套遗传算法计算线轮廓度 | 第103-106页 |
·算例 | 第106-122页 |
·算例一 | 第106-111页 |
·算例二 | 第111-122页 |
·总结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4-127页 |
1. 实际冲压件回弹的评测 | 第124页 |
2. 仿真误差补偿模型的建立及模具二次修正补偿 | 第124-125页 |
3. 有限元网格映射法计算修边线 | 第125页 |
4.基于逆向工程技术预测回弹后的实际修边线 | 第125页 |
5.冲压件边线变形的评定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