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插图索引 | 第8-9页 |
附表索引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炼油设备腐蚀的现状 | 第13页 |
·炼油设备腐蚀的形成原因 | 第13-14页 |
·炼油设备腐蚀的分类 | 第14-15页 |
·炼油设备的腐蚀形态以及发生部位 | 第15-17页 |
·高温硫腐蚀 | 第15-16页 |
·低温下的湿硫化氢腐蚀 | 第16-17页 |
·连多硫酸腐蚀 | 第17页 |
·高温烟气露点腐蚀 | 第17页 |
·炼油设备硫化氢腐蚀对设备的破坏与产生的事故 | 第17-20页 |
·在炼油设备腐蚀渗氢的监测与监测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压力型氢传感器 | 第20-21页 |
·真空型氢传感器 | 第21页 |
·电化学氢传感器 | 第21-24页 |
·钢铁中原子氢渗透的检测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充氢方法 | 第24页 |
·炼油设备中氢的提取方法 | 第24-25页 |
·炼油设备中氢的定量分析 | 第25-26页 |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钢铁中氢渗透规律与氢致裂开机理 | 第27-41页 |
·原子氢在钢中的扩散 | 第27-32页 |
·原子氢的扩散方程 | 第27页 |
·氢渗透速率的电化学检测原理 | 第27-28页 |
·测量氢扩散系数的方法 | 第28-29页 |
·表观扩散系数与氢陷阱 | 第29-30页 |
·原子氢在A3、16MnR、20G和08F钢中的低温扩散系数 | 第30-32页 |
·氢损伤的电化学判断方法 | 第32-35页 |
·氢伤损机理 | 第35-37页 |
·氢脆机理 | 第36页 |
·氢鼓泡机理 | 第36页 |
·氢腐蚀机理 | 第36-37页 |
·影响氢损伤的因素 | 第37页 |
·氢含量影响 | 第37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7页 |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37页 |
·合金成分的影响 | 第37页 |
·氢损伤的控制措施 | 第37-38页 |
·选用耐氢脆合金 | 第37-38页 |
·添加缓蚀剂或抑制剂 | 第38页 |
·合理的加工和焊接工艺 | 第38页 |
·16MnR钢硫化氢腐蚀速率与氢渗透电流方程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氢传感器的性能及其防爆安全设计 | 第41-54页 |
·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41页 |
·氢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第41-46页 |
·氢传感器的底电流 | 第41-42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响应时间、稳态时间和稳态电流密度 | 第43-45页 |
·氢传感器其它性能 | 第45-46页 |
·原子氢浓度对钢体的渗透影响 | 第46-47页 |
·氢传感器防爆标准 | 第47-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湿硫化氢腐蚀监测系统的硬软件设计 | 第54-58页 |
·硬件系统 | 第54页 |
·硬件系统组成 | 第54页 |
·工作流程 | 第54页 |
·软件系统 | 第54-56页 |
·距离对信号传输影响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工业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6页 |
·工业试验方案 | 第58-59页 |
·润滑油三车间丙烷罐的基本情况 | 第58-59页 |
·汽煤油加氢器气提塔顶回流罐(容104) | 第59页 |
·球罐区的丙烷卧罐(2401/4) | 第59页 |
·信号传输电缆 | 第59页 |
·氢传感器的布局与安装 | 第59-60页 |
·试验过程与结果 | 第60-64页 |
·试验程序与时间 | 第60页 |
·检测系统运行及结果 | 第60-64页 |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 第64-65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4-65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