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绪论 | 第10-18页 |
| 一、文体学上的“话本” | 第10-12页 |
| 二、从“说话”到“话本” | 第12-17页 |
| 三、两点说明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编者与作品分类 | 第18-38页 |
| 一、洪楩家世考 | 第18-19页 |
| 二、《清平山堂话本》与《六十家小说》 | 第19-20页 |
| 三、亡佚作品略考 | 第20-23页 |
| 四、《清平山堂话本》现存篇目断代推考 | 第23-34页 |
| 五、洪楩编次原因初探 | 第34-38页 |
| 第二章 《清平山堂话本》文本分析 | 第38-54页 |
| 一、时代背景与总集出现的必然性 | 第38-41页 |
| 二、故事类型与母题 | 第41-48页 |
| 三、《清平山堂话本》的叙事艺术 | 第48-54页 |
| 第三章 《清平山堂话本》的影响及意义 | 第54-63页 |
| 一、《清平山堂话本》的影响 | 第54-58页 |
| 二、《清平山堂话本》的意义 | 第58-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