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违约损害赔偿本体论——关于内涵问题 | 第7-13页 |
第一节 违约损害赔偿的含义 | 第7-9页 |
第二节 违约损害赔偿的特征 | 第9-10页 |
第三节 违约损害赔偿的目的 | 第10-13页 |
第二章 违约损害赔偿定性论——关于适用条件问题 | 第13-28页 |
第一节 违约行为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损害事实 | 第14-21页 |
第三节 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 第21-24页 |
第四节 无免责事由 | 第24-27页 |
第五节 关于主观要件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违约损害赔偿公平论——关于赔偿原则问题 | 第28-43页 |
第一节 违约损害赔偿基本原则——完全赔偿原则 | 第28-31页 |
第二节 违约损害赔偿一般限制原则——可预见性原则 | 第31-35页 |
第三节 违约损害赔偿补充限制原则 | 第35-37页 |
第四节 违约损害赔偿原则的新趋势 | 第37-43页 |
第四章 违约损害赔偿定量论——关于赔偿范围问题 | 第43-52页 |
第一节 确定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一般计算方法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一般违约形态下之违约损害赔偿范围 | 第44-48页 |
第三节 特殊违约形态下之违约损害赔偿范围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9-63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63-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