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互助--豫东一个村落的个案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0页 |
·研究缘起 | 第8页 |
·国内外对互助的研究 | 第8-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设计 | 第15-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研究地点选取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地点概况 | 第20-36页 |
·孔村概况 | 第20-22页 |
·村里村外的社会关系构成 | 第22-33页 |
·孔村的宗族 | 第23-26页 |
·宗族的记忆:重修族谱 | 第26-28页 |
·村内通婚 | 第28页 |
·村外的社会关系连接 | 第28-33页 |
·村民的社会关系分类 | 第33-36页 |
·"自己人"还是"外人" | 第33-34页 |
·"自己人"的角色规范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村民的互助 | 第36-58页 |
·互助的圈子 | 第36-43页 |
·血缘互助圈 | 第36-38页 |
·姻缘互助圈 | 第38-39页 |
·地缘互助圈 | 第39-40页 |
·业缘互助圈 | 第40页 |
·友缘互助圈 | 第40-43页 |
·互助的分类 | 第43-54页 |
·仪式性场合中的互助 | 第43-49页 |
·非仪式性场合中的互助 | 第49-54页 |
·互助的功能 | 第54-58页 |
·经济功能 | 第54-55页 |
·社会保障功能 | 第55-56页 |
·社会支持功能 | 第56-57页 |
·社区整合功能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村民互助的背后 | 第58-70页 |
·互惠、人情、面子:村民互助行为逻辑的概述 | 第58-62页 |
·互惠 | 第58-60页 |
·人情的送与还 | 第60-61页 |
·丢不起的面子 | 第61-62页 |
·社会地位、人缘与互助 | 第62-66页 |
·社会地位与互助 | 第63-65页 |
·人缘与互助 | 第65-66页 |
·村民互助规范的维持:潜规则约束 | 第66-70页 |
·村内的惩罚 | 第66-67页 |
·规则的变迁 | 第67-7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0-75页 |
·研究发现 | 第70-71页 |
·讨论 | 第71-74页 |
·研究不足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1 | 第79-82页 |
附录2 | 第82-83页 |
附录3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