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干旱对作物的影响 | 第10-14页 |
·干旱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形态变化的影响 | 第10-11页 |
·干旱对作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1-14页 |
·干旱对作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4-21页 |
·作物各项指标与其抗旱性的关系 | 第14-15页 |
·作物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15-21页 |
·本研究的目标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突变材料的准备 | 第23页 |
·敏旱与抗旱材料的初步筛选 | 第23页 |
·敏旱与抗旱材料的再次筛选 | 第23-24页 |
·PEG6000 胁迫浓度的选择 | 第23页 |
·敏旱与抗旱材料的进一步筛选 | 第23-24页 |
·不同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性水稻幼苗叶片生长速率与根冠比的测定 | 第24-25页 |
·不同抗旱性水稻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第24页 |
·水稻幼苗叶片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24页 |
·水稻幼苗根冠比的测定 | 第24-25页 |
·干旱胁迫下三种不同抗旱类型水稻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5-27页 |
·不同抗旱性水稻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第25页 |
·水势的测定 | 第25页 |
·光合作用的测定 | 第25-26页 |
·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6页 |
·SOD 活性的测定 | 第26页 |
·POD 活性的测定 | 第26页 |
·CAT 活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ABA 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结果分析与处理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50页 |
·水稻抗旱和敏旱突变株系筛选结果 | 第28页 |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水稻材料生长发育与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8-31页 |
·PEG 模拟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新叶生长速率的变化 | 第28-29页 |
·PEG 模拟干旱下水稻幼苗根冠比的变化 | 第29-31页 |
·快速干旱下水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31-40页 |
·快速干旱下水稻叶片水势的变化 | 第31页 |
·快速干旱下水稻气孔导度的变化 | 第31-32页 |
·快速干旱下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 第32-33页 |
·快速干旱下水稻荧光参数Fv/Fm、qP、NPQ 的变化 | 第33-36页 |
·快速干旱下水稻SOD、POD、CAT 活性的变化 | 第36-38页 |
·快速干旱下水稻叶片脯氨酸(Proline)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快速干旱下水稻叶片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 | 第39-40页 |
·慢速干旱下水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40-50页 |
·慢速干旱下水稻叶片水势的变化 | 第40-41页 |
·慢速干旱下水稻气孔导度的变化 | 第41-42页 |
·慢速干旱下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 第42-43页 |
·慢速干旱下水稻荧光参数Fv/Fm、qP、NPQ 的变化 | 第43-45页 |
·慢速干旱下水稻SOD、POD、CAT 活性的变化 | 第45-47页 |
·慢速干旱下水稻叶片脯氨酸(Proline)含量的变化 | 第47-48页 |
·慢速干旱下水稻叶片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 | 第48-50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