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担保物权及其公示问题概说 | 第14-20页 |
一、担保物权概述 | 第14-16页 |
(一)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种类 | 第14页 |
(二) 动产抵押制度的产生 | 第14-15页 |
(三) 担保物权的功能 | 第15-16页 |
二、担保物权的公示问题 | 第16-20页 |
(一) 占有 | 第16页 |
(二) 登记 | 第16-20页 |
第二部分 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登记制度与信贷市场的关系 | 第20-24页 |
一、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登记制度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一)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力量薄弱 | 第20页 |
(二) 中小企业融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三) 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登记制度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 第22页 |
二、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登记制度对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一) 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登记制度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 第22页 |
(二) 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登记制度对信贷市场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三、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我国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登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7页 |
一、登记机关 | 第24-27页 |
(一) 动产抵押 | 第24-25页 |
(二) 权利质押 | 第25-27页 |
二、登记申请人 | 第27-28页 |
三、登记的程序和费用 | 第28-31页 |
四、登记所需的时间 | 第31-32页 |
五、登记的内容 | 第32-33页 |
六、登记的效力及审查方式 | 第33-34页 |
七、登记记录的查询 | 第34-35页 |
八、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国际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电子登记制度的先进实践经验 | 第37-42页 |
一、美国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电子登记制度 | 第37-41页 |
(一)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概述 | 第37-38页 |
(二)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的调整范围 | 第38页 |
(三) 登记机关 | 第38页 |
(四) 登记申请人 | 第38-39页 |
(五) 登记的程序和费用 | 第39页 |
(六) 登记所需的时间 | 第39页 |
(七) 登记的内容 | 第39-40页 |
(八) 登记记录的查询 | 第40页 |
(九) 登记的有效期限 | 第40页 |
(十) 登记的效力 | 第40-41页 |
二、加拿大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电子登记制度 | 第41-42页 |
第五部分 构建我国的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电子登记制度 | 第42-53页 |
一、书面登记与电子登记 | 第42-44页 |
(一) 书面登记 | 第42-43页 |
(二) 电子登记 | 第43页 |
(三) 电子登记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43-44页 |
(四) 电子登记制度的实现 | 第44页 |
二、配套制度的构建及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电子登记制度对相关制度的影响 | 第44-48页 |
(一) 法律冲突问题及相关法律的出台 | 第44-45页 |
(二) 关于登记的效力问题 | 第45页 |
(三) 关于登记的有效期限问题 | 第45-46页 |
(四) 关于应收账款质押问题 | 第46-47页 |
(五) 登记部门的设置 | 第47-48页 |
三、担保物权电子登记制度的具体设计与构想 | 第48-53页 |
(一) 电子登记制度的调整范围 | 第48-49页 |
(二) 登记申请人 | 第49页 |
(三) 登记的程序和费用 | 第49-50页 |
(四) 登记所需的时间 | 第50页 |
(五) 登记的内容 | 第50页 |
(六) 登记记录的查询 | 第50-51页 |
(七) 登记记录的维护 | 第51页 |
(八) 登记的作用及审查方式 | 第51-52页 |
(九) 责任承担 | 第52-53页 |
第六部分 动产/权利担保物权电子登记制度的发展前景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