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学论文--热带气象论文

台风过后东海混浊水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研究区域水文概况第8-11页
   ·研究现状与趋势第11-19页
     ·泥沙基础理论研究第11页
     ·观测资料分析研究第11-15页
     ·数值模拟研究第15-16页
     ·台风对混浊水域影响的研究第16-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ECOMSED 模式介绍第21-33页
   ·ECOMSED 模式概述第21-22页
   ·水动力模块ECOM第22-28页
     ·控制方程第22-23页
     ·边界条件第23-25页
     ·Sigma 坐标转换第25-26页
     ·有限差分计算第26-28页
   ·沉积物输运模块SED第28-33页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第28页
     ·底剪切应力计算第28-29页
     ·粘性泥沙的再悬浮第29-30页
     ·粘性泥沙的沉降第30-31页
     ·非粘性泥沙的沉降及再悬浮第31-33页
第三章 模式验证数值试验第33-37页
   ·底床粘性泥沙的再悬浮能力试验第33-34页
     ·参数设置第33页
     ·模拟结果第33-34页
   ·悬浮泥沙的沉降能力试验第34-35页
     ·参数设置第34-35页
     ·模拟结果第35页
   ·参数分析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东海混浊水域三维悬沙模拟计算第37-74页
   ·观测资料介绍第37-38页
   ·海面风场资料第38-48页
     ·QuickSCAT/NCEP 混合风场资料第38-39页
     ·台风风场的生成及与背景风场的合成第39-47页
     ·合成风场与观测资料的比较第47-48页
   ·模型配置第48-50页
     ·水动力模块第48-49页
     ·泥沙输运模块第49-50页
   ·模拟结果及与观测的比较分析第50-65页
     ·流场模拟结果及与观测的比较第50-53页
     ·悬浮泥沙浓度水平分布第53-62页
     ·悬浮泥沙浓度垂向剖面第62-65页
   ·动力因子与悬沙浓度的相关分析第65-73页
     ·典型区域的选择第66页
     ·相关分析与结果讨论第66-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主要结论第74-75页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变异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黄东海浮游食物网的初步研究--基于脂肪酸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