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胡葱黄条病毒陕西洋葱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及编码的P3蛋白与寄主互作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5页
 1 胡葱黄条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SYSV 生物学特性第16-18页
     ·寄主范围及危害症状第16页
     ·株系的划分第16-17页
     ·传播方式第17页
     ·病毒粒子形态和细胞病理学特性第17页
     ·血清学第17页
     ·基因组特性第17-18页
   ·基因组结构与编码蛋白的功能第18页
 2 马铃薯 Y 科病毒基于基因组序列的分类标准第18-19页
 3 酵母双杂交技术第19-25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9-20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第20-22页
     ·筛选与病毒作用的寄主蛋白第21页
     ·确定已知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第21-22页
     ·在病毒介体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第22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病毒学中应用的展望第22-25页
第二章 胡葱黄条病毒陕西洋葱分离物基因组第25-58页
 1 试验材料第25-26页
   ·供试毒源第25页
   ·菌种、质粒和试剂第25-26页
     ·菌种与载体质粒第25页
     ·试剂第25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5-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38页
   ·病毒提纯第26-27页
   ·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7-29页
     ·浸出法第27页
     ·免疫电镜第27-29页
     ·常规超薄切片第29页
   ·RNA 提取第29页
   ·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第29-30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30-31页
   ·克隆第31-33页
     ·DNA 片段切胶纯化第31页
     ·T-A 连接第31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CaCl2 法)第31-32页
     ·转化和筛选第32页
     ·质粒提取第32-33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33页
   ·序列测定和分析第33页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的SYSV-O P3 蛋白跨膜结构域预测第33页
   ·外源基因原核表达第33-38页
     ·SYSV-O-CP 诱导表达及SDS-PAGE 检测第34-35页
     ·抗血清制备第35-37页
     ·Western blot 检测抗血清第37-38页
 3 结果分析第38-58页
   ·电镜观察第38-39页
   ·RNA 提取及检测第39-40页
   ·SYSV-O 有关基因的RT-PCR 扩增第40页
   ·SYSV-O 各基因的T-A 克隆第40-41页
   ·SYSV-O cDNA 全序列第41-47页
   ·SYSV-O 基因组结构分析第47-51页
     ·SYSV-O 的基因组全序列结构特征第47-48页
     ·编码蛋白结构特征第48-49页
     ·序列分析第49-51页
   ·SYSV-O P3 蛋白的跨膜结构预测第51-53页
     ·利用Hydropathy plots 进行SYSV-O P3 疏水性图谱分析第51-52页
     ·用TMHMM2.0 预测跨膜结构域第52-53页
   ·SYSV-O CP 基因的原核表达第53-58页
     ·SYSV-O CP 基因的扩增及连接T 载体第53-54页
     ·CP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4页
     ·CP 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SDS-PAGE 分析第54-55页
     ·Western blot 检测SYSV-O CP第55-56页
     ·SYSV、LYSV 和OYDV CP 的血清学关系第56-58页
第三章 与胡葱黄条病毒陕西洋葱分离物P3 蛋白互作的寄主蛋白筛选第58-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实验材料第58-59页
     ·菌株与质粒第58-59页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第59页
     ·引物第59页
 2 实验方法第59-67页
   ·酵母菌株的活化第59页
   ·酵母表型鉴定第59-60页
   ·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SYSV-O) P3 的构建与表达第60-63页
     ·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SYSV-O) P3 的构建第60页
     ·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SYSV-O) P3 电击法转化酵母 AH109第60-61页
     ·DNA-BD/(SYSV-O) P3 融合蛋白自激活作用检测第61-62页
     ·DNA-BD/(SYSV-O) P3 融合蛋白对酵母菌AH109 的毒性检测第62页
     ·DNA-BD/( SYSV-O) P3 融合蛋白的表达第62-63页
   ·洋葱总RNA 的提取与检测第63-65页
     ·Trizol 法提取总RNA第63页
     ·RNA 样品OD 值检测第63页
     ·RNA 电泳检测第63页
     ·第一链cDNA 合成第63-64页
     ·LD-PCR 合成和扩增ds cDNA第64-65页
   ·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 LiAc 法)第65页
   ·洋葱ds cDNA 和Sma I 酶切后的pGADT7-Rec 共转化酵母菌株AH109第65-66页
   ·阳性克隆的初步鉴定第66页
   ·阳性克隆的进一步确证第66页
     ·阳性克隆质粒的自激活检测第66页
     ·回复杂交第66页
     ·阳性克隆质粒与空载体pGBKT7 共转化 AH109第66页
     ·阳性克隆质粒与pGBKT7-lam 共转化 AH109第66页
   ·阳性克隆测序第66-6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7-76页
   ·酵母菌株表型鉴定结果第67页
   ·pGBKT7-(SYSV-O) P3 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酵母中的表达检测第67-69页
     ·目的基因的获得第67-68页
     ·重组质粒pGBKT7-(SYSV-O) P3 的鉴定第68-69页
   ·DNA-BD/(SYSV-O) P3 融合蛋白的自激活排除第69页
   ·DNA-BD/(SYSV-O) P3 融合蛋白对酵母菌 AH109 的毒性检测第69页
   ·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SYSV-O) P3 在酵母菌AH109 中的表达第69-70页
   ·洋葱总RNA 的质量评定第70-71页
   ·双链cDNA 的合成第71页
   ·洋葱cDNA 文库的筛选第71-73页
     ·阳性克隆的初步筛选第71-72页
     ·阳性克隆的进一步验证第72-73页
   ·测序结果与分析第73页
   ·讨论第73-76页
第四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建议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和CPLD的LED彩屏显示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华山西岳庙石牌坊石刻图像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