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导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第11-13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3-18页 |
第一章 美国房地产法的普通法基础 | 第18-26页 |
第一节 英美法土地制度简史 | 第18-21页 |
一、英国法土地制度 | 第18-20页 |
二、美国的土地制度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房地产交易规则的变迁 | 第21-26页 |
一、房地产转让制度的变迁 | 第21-24页 |
二、房地产登记制度的继受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美国房地产交易的法律模式 | 第26-36页 |
第一节 美国的区分主义移转模式 | 第26-30页 |
一、所有权移转的立法模式 | 第26-29页 |
二、美国的区分主义移转模式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美国法模式的缺陷与改革 | 第30-36页 |
一、美国法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 第30-32页 |
二、改革的尝试:托伦斯登记 | 第32-34页 |
三、托伦斯登记失败的原因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房地产交易安全的保障体系 | 第36-48页 |
第一节 交易安全保障体系 | 第36-40页 |
一、交易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 | 第36-37页 |
二、交易安全保障方法的种类 | 第37-40页 |
第二节 所有权保险制度 | 第40-48页 |
一、所有权保险的概念、功能与特点 | 第41页 |
二、所有权保险承诺单 | 第41-42页 |
三、保险范围 | 第42-45页 |
四、保险责任 | 第45-47页 |
五、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房地产买卖 | 第48-64页 |
第一节 衡平法转移理论 | 第48-53页 |
一、衡平法移转理论 | 第48-49页 |
二、死亡时的财产移转规则 | 第49-50页 |
三、损失风险的负担 | 第50-51页 |
四、损失风险的保险 | 第51页 |
五、比较与借鉴 | 第51-53页 |
第二节 可交易所有权 | 第53-57页 |
一、可交易所有权的含义 | 第53-54页 |
二、不可交易所有权的类型及效力 | 第54-56页 |
三、可交易所有权法 | 第56-57页 |
四、比较与借鉴 | 第57页 |
第三节 违约救济 | 第57-64页 |
一、损害赔偿 | 第58-59页 |
二、实际履行 | 第59-60页 |
三、撤销合同 | 第60-61页 |
四、卖方/买方留置权 | 第61-64页 |
第五章 房地产转让 | 第64-85页 |
第一节 转让书 | 第64-73页 |
一、转让书概述 | 第64-65页 |
二、转让书要素 | 第65-66页 |
三、土地描述 | 第66-70页 |
四、转让书类型 | 第70-71页 |
五、比较与借鉴 | 第71-73页 |
第二节 所有权约款 | 第73-79页 |
一、约款类型 | 第73-75页 |
二、约款的违反 | 第75-78页 |
三、损害赔偿方法 | 第78-79页 |
第三节 交付 | 第79-85页 |
一、交付的含义 | 第79-80页 |
二、无条件交付 | 第80页 |
三、向第三方交付 | 第80-83页 |
四、接收 | 第83页 |
五、比较与借鉴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房地产登记 | 第85-115页 |
第一节 登记法的类型、功能和机制 | 第85-92页 |
一、登记法的三大类型 | 第85-86页 |
二、登记制度的功能 | 第86-87页 |
三、登记的机制 | 第87-89页 |
四、所有权调查 | 第89-92页 |
第二节 优先权规则 | 第92-98页 |
一、善意购买人 | 第92-95页 |
二、优先权规则 | 第95-98页 |
第三节 知情原理 | 第98-115页 |
一、实际知情 | 第99-100页 |
二、登记知情 | 第100-105页 |
三、调查知情 | 第105-107页 |
四、比较与借鉴 | 第107-115页 |
第七章 美国法对中国法的启示 | 第115-129页 |
第一节 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 第115-119页 |
一、财产权的人格视角 | 第115-116页 |
二、财产权的宪法视角 | 第116-117页 |
三、财产权的法经济学视角 | 第117-119页 |
第二节 财产权冲突的解决规则 | 第119-129页 |
一、重新构造土地权利理论的尝试 | 第119-120页 |
二、土地上权利冲突的解决规则 | 第120-124页 |
三、登记制度的反思与构想 | 第124-127页 |
四、美国的区分式对中国法的启示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7页 |
一、中文著作及论文 | 第129-131页 |
二、中文译著及译文 | 第131-134页 |
三、外文著作及论文 | 第134-136页 |
四、法律文本 | 第136-137页 |
后记 | 第137-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