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前言 | 第16-25页 |
第一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山楂叶总黄酮的研究 | 第25-3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5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5-30页 |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工艺条件的优选 | 第26-29页 |
·工艺验证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页 |
本章研究小结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山楂叶总黄酮大鼠单向灌流肠吸收研究 | 第32-4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单向灌流实验 | 第33-34页 |
·肠灌流液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4-36页 |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6-3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7-43页 |
·肠灌流液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证 | 第37-41页 |
·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 | 第41页 |
·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在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吸收 | 第41-42页 |
·P-gp 抑制剂对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吸收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本章研究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山楂叶总黄酮大鼠离体翻转肠囊肠吸收研究 | 第48-5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8-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离体翻转肠囊试验 | 第49-50页 |
·山楂叶总黄酮小肠吸收样品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50-51页 |
·数据分析 | 第5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5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1-55页 |
·山楂叶总黄酮肠吸收样品测定方法的确证 | 第51-54页 |
·不同浓度条件下HLF 的吸收 | 第54-55页 |
·P-gp 抑制剂对HLF 肠吸收的影响 | 第55页 |
4 讨论 | 第55-56页 |
本章研究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大鼠原位肠袢模型研究山楂叶总黄酮的肠吸收 | 第58-6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原位肠袢实验 | 第58-59页 |
·血浆样品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59-6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0-66页 |
·血浆样品中牡荆素鼠李糖苷测定方法的确证 | 第60-63页 |
·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 | 第63-64页 |
·P-gp 抑制剂对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肠吸收的影响 | 第64-66页 |
4 讨论 | 第66页 |
本章研究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山楂叶总黄酮的药动学研究 | 第68-7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68-6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药液的配制 | 第69页 |
·给药与血样采集 | 第69页 |
·色谱系统 | 第69页 |
·血浆样品处理与测定 | 第6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9-7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0-73页 |
·血浆样品中VRH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 | 第70-72页 |
·牡荆素鼠李糖苷的血浆浓度-时间数据 | 第72-73页 |
·山楂叶总黄酮中VRH药动学参数的估算 | 第73页 |
4 讨论 | 第73-74页 |
本章研究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微丸的研究 | 第76-102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76-7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7-87页 |
·含药微丸的制备 | 第77-78页 |
·测定聚合物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 | 第78页 |
·微型流化床的设计原理 | 第78页 |
·包衣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78-80页 |
·缓释微丸的制备 | 第80-81页 |
·包衣混悬液的处方优化实验设计 | 第81页 |
·模型拟合 | 第81-82页 |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82-86页 |
·微丸粉体学性质的质量评价 | 第86-87页 |
·释药机制的探讨 | 第8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8页 |
·T_g 的测定结果 | 第87-88页 |
·总黄酮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88-90页 |
·溶出实验结果 | 第90-94页 |
·包衣混悬液的处方优化 | 第94-97页 |
·微丸粉体学性质的质量评价 | 第97-98页 |
·释药机制的探讨 | 第98页 |
本章研究小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结语 | 第102-10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综述 | 第106-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