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门架体系索的初拉力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龙门吊提升支架的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第13-15页 |
| ·缆风绳的优化设计 | 第15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5-17页 |
| 第2章 提升支架初步设计 | 第17-26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上海长兴岛龙门吊提升支架的设计要求 | 第17-18页 |
| ·工程概况 | 第18页 |
| ·风荷载确定 | 第18-20页 |
| ·风荷载取用的原则 | 第18页 |
| ·龙门吊提升支架风载的分等 | 第18-19页 |
| ·抗风验算状态的确定 | 第19页 |
| ·风载有关的其它参数 | 第19-20页 |
| ·吊重及其它活荷载的确定 | 第20页 |
| ·结构体系的初步选择 | 第20-26页 |
| ·提升大梁的确定 | 第20-21页 |
| ·横梁的确定 | 第21-23页 |
| ·塔架柱的确定 | 第23-24页 |
| ·斜杆的确定 | 第24-25页 |
| ·横杆的确定 | 第25-26页 |
| 第3章 提升支架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26-47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的求解步骤 | 第26-27页 |
| ·析架单元的几何非线性静力方程 | 第27-34页 |
| ·位移的节点插值函数 | 第28-29页 |
| ·大变形情况下应变的度量及应变与位移的几何关系 | 第29-31页 |
| ·大变形情况下应力的度量及应力与应变的物理关系 | 第31-32页 |
|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表达格式和平衡方程 | 第32-34页 |
| ·索单元的几何非线性静力方程 | 第34-35页 |
| ·索的平衡方程 | 第34-35页 |
| ·索单元的等效节点荷载 | 第35页 |
| ·体系几何非线性静力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第35-38页 |
| ·单索的计算模型 | 第38-41页 |
| ·索的曲线模型 | 第38-40页 |
| ·索的找形 | 第40-41页 |
| ·算例 | 第41-44页 |
| ·单索的计算 | 第41-43页 |
| ·铰结双杆桁架的弹性大位移分析 | 第43-44页 |
| ·上海长兴岛龙门吊提升支架的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 | 第44-47页 |
| ·荷载计算 | 第44-45页 |
| ·建模分析 | 第45-47页 |
| 第4章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第47-57页 |
| ·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 第47-50页 |
| ·结构优化模型及搜索技术 | 第50-52页 |
| ·结构的优化模型 | 第50-51页 |
| ·结构优化的搜索技术 | 第51-52页 |
| ·复形法 | 第52-57页 |
| 第5章 结构优化设计 | 第57-67页 |
| ·概述 | 第57-59页 |
| ·索的各参数对结构体系的影响 | 第59-61页 |
| ·索的初拉力对柱顶位移的影响 | 第59-60页 |
| ·索的截面积对柱顶位移的影响 | 第60页 |
| ·索的仰角对柱顶位移的影响 | 第60-61页 |
| ·索的优化布置 | 第61-62页 |
| ·索优化数学模型的确定 | 第62-64页 |
| ·设计变量 | 第62页 |
| ·约束条件 | 第62-63页 |
| ·目标函数 | 第63-64页 |
| ·优化求解 | 第64-67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索的优化布置 | 第67页 |
| ·索的初拉力及索面积的优化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