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序言: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及特点 | 第7-15页 |
一、杜拉斯在中国的译介 | 第7-9页 |
二、中国的杜拉斯研究 | 第9-12页 |
三、杜拉斯作品在中国译介研究的特点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情人”身份之谜 | 第15-26页 |
一、“情人”的原型 | 第16-17页 |
二、小说中的“情人”形象及其变化 | 第17-26页 |
(一) “情人”的三次出现 | 第17-21页 |
(二) 种族的变化——“情人”身份的质变 | 第21-26页 |
第二章 “情人”形象变化的内在原因 | 第26-35页 |
一、“自我”的原型 | 第28-29页 |
二、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及其变化 | 第29-35页 |
(一) “自我”的三次出现 | 第29-31页 |
(二) 与“情人”交往动机的变化——“自我”的升华 | 第31-35页 |
第三章 “情人”形象变化的外部解释 | 第35-45页 |
一、不确定的流散身份与杂糅的边缘文化 | 第36-39页 |
二、种族、阶级、性别的“混合体” | 第39-42页 |
三、母亲的苦难和历史的变迁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8页 |
附录:玛格丽特·杜拉斯大事年表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