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三. 研究的对象及写作思路 | 第9-11页 |
第一章 环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一. 环境纠纷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3页 |
二. 行政裁决的概念与特征 | 第13-15页 |
三. 环境纠纷行政裁决的概念与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缺陷 | 第16-22页 |
一. 两个典型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16-17页 |
二. 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缺陷 | 第17-20页 |
(一)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缺陷 | 第17-19页 |
(二) 环境民事诉讼的缺陷 | 第19-20页 |
三. 建立环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是完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途径 | 第20-22页 |
(一) 行政处理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环境纠纷的主要手段之一 | 第20页 |
(二) 建立环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以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环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可行性研究 | 第22-35页 |
一. 行政权力介入环境纠纷处理的依据 | 第22-27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二) 实践依据 | 第25页 |
(三) 法律依据 | 第25-27页 |
二. 行政裁决解决环境纠纷的优势 | 第27-29页 |
(一) 行政裁决适应环境纠纷的特殊性 | 第27页 |
(二) 环境保护行政机关自身的优势有利于环境纠纷的解决 | 第27-28页 |
(三) 行政裁决环境纠纷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 | 第28-29页 |
(四) 行政裁决与诉讼制度的互补与互助 | 第29页 |
(五) 可及时发现法律的不足,寻求根本的解决途径 | 第29页 |
三. 环境纠纷行政裁决的权限及效力问题研究 | 第29-35页 |
(一) 环境纠纷行政裁决的权限问题 | 第30-32页 |
(二) 环境纠纷行政裁决效力问题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环境纠纷处理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35-41页 |
一. 日本 | 第35-37页 |
(一) 概述 | 第35页 |
(二)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的具体制度 | 第35-37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 | 第37-39页 |
(一) 概述 | 第37页 |
(二) 台湾公害纠纷处理的具体制度 | 第37-39页 |
三. 日本及台湾地区的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行政处理制度的借鉴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构建之建议 | 第41-53页 |
一. 制定《环境纠纷处理法》之建议 | 第41-43页 |
(一) 明确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内涵 | 第41-42页 |
(二) 限定环境纠纷行政裁决的适用范围 | 第42页 |
(三) 《环境纠纷处理法》与其他法律的衔接问题 | 第42-43页 |
二. 明确裁决原则 | 第43-45页 |
(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3页 |
(二) 合法原则 | 第43-44页 |
(三) 公正与效率原则 | 第44-45页 |
三. 具体行政裁决专门机构的设置 | 第45-47页 |
(一) 行政裁决机构的专门性与独立性 | 第45-46页 |
(二) 行政裁决机构的权限 | 第46-47页 |
(三) 具体机构设置及管辖问题 | 第47页 |
四. 行政裁决程序设置 | 第47-50页 |
(一) 行政调解程序前置 | 第47-48页 |
(二) 当事人申请 | 第48页 |
(三) 受理 | 第48页 |
(四) 审理 | 第48-50页 |
(五) 裁决 | 第50页 |
五. 环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与司法救济的衔接问题 | 第50-53页 |
(一) 正确处理保护当事人诉权与提倡行政裁决之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二) 正确对待行政裁决的法律效力,科学构设行政裁决与诉讼的协调机制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作者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