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2页 |
第一部分 双噁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尼龙6的扩链研究 | 第12-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8页 |
·化学扩链增粘的进展 | 第12-13页 |
·化学扩链剂的类型及其反应 | 第13-16页 |
·与羧基反应的扩链剂 | 第13-15页 |
·与胺基反应的扩链剂 | 第15页 |
·与羧基和胺基都反应的扩链剂 | 第15-16页 |
·影响扩链反应的主要因素 | 第16-17页 |
·本部分工作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2,2′-双(2-噁唑啉)(BOZ)的合成及其对尼龙6的扩链研究 | 第18-40页 |
·实验部分 | 第18-20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18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18页 |
·2,2′-双(2-噁唑啉)(BOZ)的合成方法 | 第18-20页 |
·2,2′-双(2-噁唑啉)(BOZ)与尼龙6的扩链反应 | 第20页 |
·分析测试 | 第20-22页 |
·产物的红外、紫外和氢谱分析 | 第20页 |
·PA6特性粘度的测定 | 第20页 |
·数均分子量(M_n)的计算 | 第20页 |
·羧基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端胺基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DSC分析 | 第21页 |
·偏光显微镜分析 | 第21页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21页 |
·熔融指数的测定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8页 |
·草酸二乙醇酰胺的合成 | 第22-23页 |
·二-β-氯乙基草酰胺的合成 | 第23页 |
·2,2′-双(2-噁唑啉)的合成 | 第23-24页 |
·产物的光谱分析 | 第24-27页 |
·草酸二乙醇酰胺的红外光谱 | 第24-25页 |
·二-β-氯乙基草酰胺的红外光谱图 | 第25页 |
·2,2′-双(2-噁唑啉)的图谱分析 | 第25-27页 |
·扩链剂的理论用量 | 第27-28页 |
·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BOZ对PA6的扩链反应 | 第28-31页 |
·温度对BOZ扩链尼龙反应的影响 | 第31-33页 |
·BOZ扩链PA6产物的DSC分析 | 第33-34页 |
·BOZ扩链PA6产物的偏光显微分析 | 第34-36页 |
·BOZ扩链PA6产物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BOZ扩链PA6产物的流动性能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1,3-双-(2-噁唑啉基)苯(PBO)的合成及其对尼龙6的扩链研究 | 第40-64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40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40页 |
·1,3-双-(2-噁唑啉基)苯(PBO)的制备方法 | 第40-41页 |
·双噁唑啉化学扩链PA6 | 第41页 |
·1,3-双-(2-噁唑啉基)苯(PBO)扩链PA6 | 第41页 |
·2,2′-双(2-噁唑啉)扩链PA6 | 第41页 |
·分析测试 | 第41-42页 |
·产物的红外分析和氢谱分析 | 第41页 |
·PA6特性粘度的测定 | 第41-42页 |
·羧基含量测定 | 第42页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62页 |
·红外和氢谱分析 | 第42-44页 |
·不同反应物配比对PBO产率的影响 | 第44页 |
·不同反应温度和催化剂对PBO产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PBO产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扩链剂的理论用量 | 第46-47页 |
·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PBO对PA6的扩链反应 | 第47-49页 |
·扩链剂PBO对PA6的偶联和封端效率 | 第49-51页 |
·温度对PBO扩链尼龙反应的影响 | 第51页 |
·扩链产物的降解机理 | 第51-53页 |
·扩链后PA6的力学性能 | 第53-54页 |
·PBO与BOZ扩链PA6效果差异分析 | 第54-56页 |
·PBO与尼龙扩链反应实际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推导以及研究 | 第56-62页 |
·PBO扩链尼龙6的实际特征 | 第58-59页 |
·不同的r和k值对扩链反应的影响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第二部分 增粘尼龙的共混改性研究 | 第67-10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7-80页 |
·概述 | 第67-68页 |
·尼龙6的超韧化研究现状 | 第68-72页 |
·尼龙6/弹性体 | 第68-70页 |
·尼龙6/热塑性弹性体 | 第70-71页 |
·增韧理论及其发展 | 第71-72页 |
·聚烯烃/尼龙功能阻隔材料研究的意义 | 第72-78页 |
·聚烯烃/尼龙功能阻隔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73-74页 |
·聚烯烃/尼龙功能阻隔材料的相关影响因素 | 第74-78页 |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 第74页 |
·分散相形态与共混物阻隔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74-76页 |
·共混物粘度比与分散相的形态的关系 | 第76-77页 |
·粘弹性行为对相界面形态的影响 | 第77-78页 |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78-80页 |
第二章 高粘超韧尼龙的制备研究 | 第80-91页 |
·试验部分 | 第80-81页 |
·主要原料与仪器 | 第80页 |
·试样制备 | 第80-81页 |
·高粘尼龙的制备方法 | 第80页 |
·高粘超韧尼龙合金的制备 | 第80-81页 |
·分析与测试 | 第81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8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90页 |
·反应性增韧机理分析 | 第81-82页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82-87页 |
·冲击性能 | 第83-84页 |
·断裂韧性 | 第84-85页 |
·拉伸和弯曲性能 | 第85-87页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87-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三章 聚烯烃/尼龙功能阻隔材料的制备研究 | 第91-99页 |
·实验部分 | 第91-92页 |
·主要原料与仪器 | 第91页 |
·试样制备 | 第91-92页 |
·高粘尼龙(MPA1)的制备方法 | 第91页 |
·高粘尼龙(MPA2)的制备方法 | 第91-92页 |
·HDPE/MPA/(POE/PP)-g-MAH功能阻隔材料的制备 | 第92页 |
·分析与测试 | 第92页 |
·聚合物熔体指数的测定 | 第92页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9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2-98页 |
·增容机理分析 | 第92-93页 |
·层状结构形成的流变学基础 | 第93页 |
·阻隔材料基体HDPE的筛选 | 第93-94页 |
·不同HDPE基体阻隔材料的SEM分析 | 第94-97页 |
·不同MPA对阻隔材料结构的影响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第三部分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102-104页 |
已发表论文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