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二章 DoS攻击概述 | 第10-20页 |
·DoS攻击概述 | 第10-11页 |
·什么是DoS攻击 | 第10页 |
·早期DoS攻击事件及趋势 | 第10-11页 |
·DoS攻击分类 | 第11-12页 |
·几种典型的DoS攻击及对策 | 第12-18页 |
·Teardrop攻击 | 第12-13页 |
·Ping of Death攻击 | 第13-14页 |
·Land攻击 | 第14-15页 |
·TCP SYN攻击 | 第15-16页 |
·Smurf攻击 | 第16-18页 |
·IP地址伪造 | 第18-19页 |
·DoS攻击的对策 | 第19-20页 |
第三章 DDOS攻击研究 | 第20-26页 |
·什么是DDoS攻击 | 第20页 |
·DDoS的原理 | 第20-21页 |
·入侵步骤 | 第21-22页 |
·DDoS攻击的常用工具 | 第22-25页 |
·Trinoo | 第23页 |
·TFN (Tribe Flood Network) | 第23-24页 |
·TFN2K | 第24页 |
·Stacheldraht | 第24-25页 |
·本章总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DDOS防御策略研究 | 第26-43页 |
·DDoS的预防策略 | 第26-28页 |
·攻击过滤 | 第26-27页 |
·防止自动连接 | 第27页 |
·变换IP | 第27-28页 |
·其他一些需要做的 | 第28页 |
·攻击检测 | 第28-36页 |
·入侵检测模型 | 第28-29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 | 第29-32页 |
·入侵检测常用技术 | 第32-36页 |
·攻击缓解技术 | 第36-37页 |
·改进网络结构 | 第36页 |
·基于QoS的方法 | 第36-37页 |
·攻击追踪 | 第37-39页 |
·ICMP Traceback消息 | 第38页 |
·路由器报文标记(Router Packet Marking) | 第38-39页 |
·Hashed-based IP Traceback技术 | 第39页 |
·小型企业网络安全建议 | 第39-42页 |
·小型企业网络特点和结构 | 第39-41页 |
·网络设备的安全设置 | 第41页 |
·主机安全 | 第41-42页 |
·安全维护措施 | 第42页 |
·可用性设置 | 第42页 |
·本章总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一种面向网站的DDoS防御机制 | 第43-47页 |
·简介 | 第43-44页 |
·认证模块 | 第44页 |
·队列维护模块 | 第44-46页 |
·总结与分析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挑战与展望 | 第47-49页 |
·新的挑战 | 第47-48页 |
·僵尸网络(Botnet) | 第47-48页 |
·Slashdot效应 | 第48页 |
·设计失误 | 第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