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 ·吸热燃料的概述 | 第9-10页 |
| ·燃料的热安定性 | 第10-13页 |
| ·燃料的自氧化安定性 | 第10-11页 |
| ·高温裂解热安定性 | 第11-13页 |
| ·自氧化对高温热裂解的影响 | 第13页 |
| ·提高航空燃料热安定性的研究途径 | 第13-21页 |
| ·组成的影响 | 第13-16页 |
| ·燃料脱氧 | 第16页 |
| ·添加剂 | 第16-20页 |
| ·表面处理 | 第20-21页 |
| ·高热安定性燃料 | 第21-23页 |
| ·国外燃料热安定性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国内燃料热安定性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吸热燃料的组成和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24-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 ·样品配制 | 第24页 |
| ·燃料性质的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 ·燃料组成的分析仪器及方法 | 第25-26页 |
| ·燃料的组成对性质的影响 | 第26-31页 |
| ·密度 | 第26-27页 |
| ·闪点 | 第27-28页 |
| ·冰点 | 第28-29页 |
| ·苯胺点 | 第29-30页 |
| ·热值 | 第30-31页 |
| ·多元线性回归对燃料性质的预测 | 第31-34页 |
|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预测 | 第34-40页 |
| ·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建立 | 第34-35页 |
| ·BP神经网络与多元线性回归(MLR)的效果的比较 | 第35-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燃料静态安定性的测试 | 第42-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 ·实验设备及药品 | 第42-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 ·产物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 ·燃料静态热安定性的测试 | 第45-49页 |
| ·裂解过程中燃料组成的变化 | 第49-53页 |
| ·抗氧剂BHT对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 | 第53-56页 |
| ·脱氧剂对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 ·脱氧剂TMP对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 | 第56页 |
| ·脱氧剂DCP对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高热安定性燃料的设计 | 第58-67页 |
| ·燃料的烃族组成 | 第58-59页 |
| ·环烷烃组成域的确定 | 第59-61页 |
| ·异构烃组成域的确定 | 第61-62页 |
| ·芳烃组成域的确定 | 第62-64页 |
| ·理论设计的实验验证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 附录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