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亲和色谱第11-15页
     ·亲和色谱的原理第11-12页
     ·亲和色谱的发展第12页
     ·亲和作用力及影响因素第12页
     ·常用载体第12-14页
     ·亲和配体第14页
     ·间隔臂第14-15页
     ·流动相和洗脱方式第15页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WAC)第15-19页
     ·IMAC的简介第15-16页
     ·IMAC的发展第16页
     ·IMAC的特点第16页
     ·IMAC的常用载体第16-17页
     ·IKAC的常用螯合剂和金属离子第17-18页
     ·IMAC的应用前景第18-19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第19-22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的简介第19-20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的发展第20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的特点第20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的常用载体第20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的常用配体第20-22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的应用前景第22页
   ·新型液相色谱载体第22-25页
     ·无孔载体第23页
     ·双孔载体第23-25页
   ·脲醛树脂色谱载体第25页
   ·本论文完成的任务第25-26页
第二章 脲醛树脂-二氧化锆复合微球的合成第26-33页
   ·复合微球的合成第26-28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6-27页
     ·合成原理第27页
     ·实验过程第27-28页
   ·复合微球的表征第28-30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图第28-29页
     ·固体核磁图谱第29-30页
     ·表面酰胺键密度的测定第30页
     ·灼烧减重实验第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乳化剂的影响因素第30-31页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31-32页
     ·反应物浓度、滴加速度的影响第32页
     ·洗涤方法的影响第32页
     ·合成粒径2μm左右复合微球的最佳条件第32-33页
第三章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性能评价第33-44页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合成第33-37页
     ·合成原理第33-34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37页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固定相的色谱性能评价第37-43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7-38页
     ·色谱柱的装填第38页
     ·金属离子的螯合第38页
     ·液相色谱实验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性能评价第44-58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合成第44-48页
     ·制备原理第44-45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5-46页
     ·实验部分第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48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固定相对BSA的静态吸附第48-54页
     ·实验原理第48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8-49页
     ·实验方法第49-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4页
   ·染料配体亲和色谱固定相的色谱性能评价第54-57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54页
     ·色谱柱的装填第54页
     ·液相色谱实验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蛋白质-染料亲和吸附的空间质量作用模型第58-64页
   ·前言第58-60页
     ·Langmuir模型第58页
     ·化学计量顶替模型第58-59页
     ·空间质量作用模型第59-60页
   ·蛋白质-染料亲和吸附的空间质量作用模型的建立第60-61页
   ·实验方法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3页
     ·Ka和n的确定第61-62页
     ·空间因子σ的确定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第73-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西格玛管理在A纺织厂的实施
下一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