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软交换网络建设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软交换的发展背景 | 第14-15页 |
·软交换的涵义 | 第15-17页 |
·建设软交换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建设软交换网面临的问题 | 第18页 |
·有关缩略语 | 第18-21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电信软交换网工程建设的可行条件 | 第23-25页 |
·资金来源 | 第23页 |
·网络条件 | 第23页 |
·局址条件 | 第23页 |
·外部环境 | 第23-24页 |
·技术准备 | 第24页 |
·项目性质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建设软交换网的组网原则和技术要求 | 第25-50页 |
·建设目标和原则 | 第25-26页 |
·建设目标 | 第25页 |
·建设原则 | 第25-26页 |
·业务提供方式 | 第26-28页 |
·路由策略 | 第28-32页 |
·路由技术 | 第28-29页 |
·路由的几种解决方案 | 第29-31页 |
·路由方案分析 | 第31-32页 |
·路由方案选择 | 第32页 |
·IP网路由 | 第32页 |
·网络互通 | 第32-35页 |
·与交换网络的互通 | 第32-33页 |
·与IP网络的互通 | 第33页 |
·与IN网络的互通 | 第33-34页 |
·与SIP网络的互通 | 第34页 |
·与PARLAY网关的互通 | 第34-35页 |
·协议及信令 | 第35-41页 |
·软交换设备的接口及协议 | 第35-39页 |
·中继网关的接口及协议 | 第39页 |
·信令网关的接口和协议 | 第39页 |
·接入网关的接口和协议 | 第39页 |
·协议及信令的处理 | 第39-41页 |
·网同步 | 第41页 |
·计费和网管 | 第41页 |
·计费 | 第41页 |
·网管 | 第41页 |
·网络安全 | 第41-43页 |
·语音数据的保密 | 第42页 |
·审计机制 | 第42页 |
·安全监控/日志功能 | 第42页 |
·设备自身的安全性措施 | 第42页 |
·BAS网络安全控制措施 | 第42-43页 |
·承载网 QOS及实现方式 | 第43-45页 |
·用户接入 | 第45-50页 |
·语音业务接入 | 第45-46页 |
·用户接入技术 | 第46-50页 |
第四章 设备选型 | 第50-57页 |
·软交换设备的功能要求 | 第50-51页 |
·软交换设备的技术要求 | 第51-53页 |
·中继网关设备功能及技术要求 | 第53-56页 |
·其他设备选型要求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电信软交换网工程实施方案 | 第57-73页 |
·建设目标 | 第57页 |
·电信PSTN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7-58页 |
·电信长途交换网络现状 | 第57页 |
·电信本地汇接设备现状 | 第57页 |
·电信本地网端局设备现状 | 第57页 |
·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57-58页 |
·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8页 |
·用户及业务预测 | 第58-59页 |
·软交换网络实施方案 | 第59-73页 |
·网元设置原则 | 第59-62页 |
·网元设置方案 | 第62-64页 |
·网元局址选取 | 第64页 |
·网络组织结构 | 第64-65页 |
·软交换网络带宽测算 | 第65-68页 |
·软交换网络资源规划 | 第68-69页 |
·软交换网络业务平台与智能网协调发展 | 第69-70页 |
·软交换网络引入对支撑体系的影响分析 | 第70-71页 |
·承载网分析 | 第71-73页 |
第六章 建设项目投资及经济分析 | 第73-77页 |
·估算费用取定 | 第73页 |
·经济评价及财务评价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7-7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77页 |
·进一步的研究思路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