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1 绪论 | 第6-14页 |
| ·谐波齿轮传动技术概述 | 第6-7页 |
| ·谐波齿轮传动的发展 | 第6页 |
| ·传统的谐波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6-7页 |
| ·活齿传动技术概述 | 第7-9页 |
| ·活齿传动的发展 | 第7-8页 |
| ·活齿传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8-9页 |
|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概述 | 第9-12页 |
|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基本结构 | 第9-11页 |
|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11页 |
| ·端面齿轮的齿数Z_E与活齿的理论总齿数Z_O的关系 | 第11-12页 |
|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啮合面积的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 2 具有理论齿面的工作啮合副的啮合总面积 | 第14-27页 |
| ·活齿前端工作啮合副啮合总面积的变化规律 | 第14-16页 |
| ·活齿前端啮合副的啮合过程 | 第14-15页 |
|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啮合状态的几何模型 | 第15页 |
| ·活齿前端工作啮合副啮合总面积的变化规律 | 第15-16页 |
| ·影响工作啮合副啮合面积的因素 | 第16-20页 |
| ·传动型式 | 第16-17页 |
| ·活齿齿数Z_O与波发生器波数U的关系 | 第17页 |
| ·活齿齿数Z_O与端面齿轮齿数Z_E的关系 | 第17-20页 |
| ·Z_O/U为整数时 | 第17-19页 |
| ·Z_O/U不为整数时 | 第19-20页 |
| ·工作啮合副的啮合面积 | 第20-27页 |
| ·Z_O/U为整数时各工作啮合副的啮合总面积 | 第21-23页 |
| ·Z_O/U为偶数 | 第21-22页 |
| ·Z_O/U为奇数 | 第22-23页 |
| ·Z_O/U不为整数时各工作啮合副的啮合总面积 | 第23-25页 |
| ·Z_O为偶数 | 第23-24页 |
| ·Z_O为奇数时啮合副的啮合面积 | 第24-25页 |
| ·啮合面积的比较 | 第25-27页 |
| 3 齿面修形后工作啮合副的啮合总面积 | 第27-43页 |
| ·啮合副齿面的修形 | 第28-31页 |
| ·啮合副修形后的运动 | 第31-33页 |
| ·在修形段活齿与端面齿轮啮合的运动特征 | 第31页 |
| ·活齿前端与端面齿轮的啮合运动 | 第31-32页 |
| ·活齿前端啮合副修形后的啮合状态几何模型 | 第32-33页 |
| ·修形后啮合总面积的变化规律 | 第33-34页 |
| ·修形后的啮合总面积 | 第34-39页 |
| ·当Z_O/U为偶数时的啮合总面积 | 第34-35页 |
| ·当Z_O/U为奇数时的啮合总面积 | 第35-36页 |
| ·当Z_O/U不为整数时的啮合总面积 | 第36-39页 |
| ·修形后的啮合面积与修形前的比较 | 第39-43页 |
| 4 双边传动的啮合总面积 | 第43-54页 |
| ·双边传动的活齿端面谐波齿轮的结构 | 第43-44页 |
| ·双边传动结构对啮合总面积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44-46页 |
| ·双边对称结构的啮合总面积变化规律 | 第44页 |
| ·两边端面齿轮的齿顶错开的角度θ_E | 第44-46页 |
| ·错开θ_E后合总面积的变化规律 | 第46页 |
| ·错开θ_E后的双边啮合总面积 | 第46-47页 |
| ·齿面修形后的双边啮合总面积 | 第47-54页 |
| ·修形后的双边啮合总面积的变化规律 | 第48页 |
| ·错开角度θ_E的确定 | 第48-49页 |
| ·错开θ_E后啮合总面积的变化规律 | 第49-50页 |
| ·错开θ_E后的啮合总面积 | 第50-5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 附录2 活齿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符号对照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