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外部效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2-4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第16-3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21页 |
·农地外部效益的范围 | 第16-17页 |
·农地外部效益与农地城市流转市场失灵 | 第17-18页 |
·农地外部效益与农地保护政策失灵 | 第18页 |
·农地外部效益的评估 | 第18-21页 |
·农地外部效益的消除 | 第21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1-30页 |
·农地外部效益的项目 | 第21-24页 |
·农地外部效益与土地配置模型 | 第24-26页 |
·农地外部效益的评估 | 第26-28页 |
·农地外部效益的消除 | 第28-30页 |
·评述 | 第30-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论文的创新性 | 第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第2章 农地外部效益的界定 | 第40-51页 |
·农地社会与生态效益再认识 | 第40-43页 |
·农地的社会保障效益 | 第40-41页 |
·农地的粮食安全效益 | 第41-42页 |
·农地的生态保育效益 | 第42-43页 |
·农地外部效益的界定 | 第43-48页 |
·外部性的经济涵义 | 第43-45页 |
·农地外部效益的界定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第3章 农地外部效益的评估 | 第51-79页 |
·评估的方法 | 第51-63页 |
·评估路线确定 | 第51-52页 |
·评估方法选择 | 第52-54页 |
·意愿调查法的原理、步骤、缺陷及其完善 | 第54-63页 |
·意愿调查法的经济学原理 | 第54-56页 |
·意愿调查法的操作流程 | 第56-59页 |
·意愿调查法的缺陷及其完善 | 第59-63页 |
·评估的实证研究 | 第63-76页 |
·研究区域简况 | 第63-64页 |
·调查计划拟定 | 第64-65页 |
·评价对象 | 第64页 |
·调查范围 | 第64页 |
·调查方式 | 第64-65页 |
·样本抽样 | 第65页 |
·问卷设计过程 | 第65-66页 |
·资料整理分析 | 第66-76页 |
·外部效益估计 | 第67-71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第4章 农地外部效益的内在化 | 第79-107页 |
·外部性内在化的思路 | 第79-82页 |
·庇古补贴 | 第79页 |
·产权协商 | 第79-80页 |
·行政管制 | 第80-81页 |
·社会准则 | 第81页 |
·综合比较 | 第81-82页 |
·农地外部效益财产权交易构想 | 第82-104页 |
·财产权的内涵 | 第82-84页 |
·国内学界关于财产权的阐释 | 第82-83页 |
·西方学者对产权内涵的思辨 | 第83-84页 |
·外部效益财产权交易的理论模型 | 第84-90页 |
·外部效益经济内在化的目标 | 第84-85页 |
·外部效益财产权交易不考虑交易费用的理想模型 | 第85-88页 |
·外部效益财产权交易考虑交易费用的改进模型 | 第88-90页 |
·农地外部效益财产权交易的具体运作 | 第90-97页 |
·产权交易对象的确定 | 第90-91页 |
·产权交易资金的筹集 | 第91-92页 |
·产权交易过程的设计 | 第92-96页 |
·产权交易环境的保障 | 第96-97页 |
·产权交易运作预期效果的博弈分析 | 第97-101页 |
·博弈参与者及其行动 | 第97-98页 |
·博弈过程 | 第98-99页 |
·博弈均衡结果 | 第99-101页 |
·产权交易之外的其它配套措施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7-113页 |
·研究结论 | 第107-111页 |
·讨论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附录Ⅰ 农地外部效益评估调查问卷 | 第114-123页 |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