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15页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第8-9页 |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 第9-15页 |
·形态学水平 | 第9-10页 |
·染色体水平 | 第10页 |
·分子水平 | 第10-15页 |
·蛋白质(酶)的凝胶电泳 | 第10-11页 |
·DNA分子标记 | 第11-15页 |
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5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5-22页 |
·形态学性状分析 | 第15-19页 |
·供试材料 | 第15-16页 |
·田间种植 | 第16页 |
·性状调查 | 第16-19页 |
·制订性状调查表的依据 | 第16页 |
·性状取样方法 | 第16页 |
·性状调查内容 | 第16-19页 |
·形态学性状分析的方法 | 第19页 |
·RAPD分析 | 第19-22页 |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19-20页 |
·实验步骤 | 第20-22页 |
·DNA的提取 | 第20页 |
·DNA的鉴定 | 第20-21页 |
·PCR扩增程序 | 第21页 |
·电泳 | 第21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21页 |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1-22页 |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形态学性状分析 | 第22-29页 |
·形态学性状的多样性 | 第22-24页 |
·对形态学性状的基本统计量分析 | 第24-26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6-28页 |
·性状聚类 | 第28-29页 |
·RAPD分析 | 第29-36页 |
·DNA的质量 | 第29页 |
·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9-31页 |
·模板含量对 RAPD扩增反应的影响 | 第29页 |
·TaqDNA聚合酶含量对RAPD扩增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 Mg~(2+)浓度对 RAPD扩增反应的影响 | 第30页 |
·dNTP浓度对 RAPD扩增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引物浓度对 RAPD扩增的影响 | 第31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31-33页 |
·聚类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主坐标分析 | 第34-36页 |
5 讨论 | 第36-40页 |
·形态学性状聚类与 RAPD聚类 | 第36-37页 |
·形态学性状聚类 | 第36-37页 |
·RAPD聚类 | 第37页 |
·形态学性状聚类与 RAPD聚类的异同 | 第37页 |
·RAPD准确性 | 第37-38页 |
·材料取样的代表性 | 第38页 |
·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和意义 | 第38-40页 |
·性状直接分类 | 第38页 |
·分析变异系数 | 第38页 |
·聚类分析 | 第38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38-39页 |
·主坐标分析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