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空气调节机械与设备论文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与运行优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符号表第14-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1页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5-23页
     ·引言第15-16页
     ·低位热源对热泵的影响第16-20页
     ·地表水体的热特性及其作用第20-22页
     ·地表水源热泵的应用形式和特点第22-23页
   ·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第23-28页
     ·国外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第23-27页
     ·国内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第27-28页
   ·问题的提出第28-29页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第29-31页
第2章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测试第31-47页
   ·测试系统介绍第31-36页
     ·系统的基本情况第31-34页
     ·取水与排水第34-35页
     ·水处理措施第35-36页
   ·系统运行时湖水温度的测试第36-40页
     ·当地水温气温的特点第36-37页
     ·水温恢复情况的测试第37-39页
     ·供冷供热期湖水进水温度的变化第39-40页
   ·夏季冬季系统运行测试第40-43页
     ·测试内容及其误差分析第40页
     ·夏季运行测试第40-42页
     ·冬季运行测试第42-43页
   ·地表水源热泵与风冷热泵性能的对比测试第43-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动态模拟第47-71页
   ·研究对象的特点与研究内容第47-49页
   ·垂向水温模型第49-54页
     ·控制方程第49-50页
     ·水面热流通量第50-51页
     ·水底盘管与湖水的换热第51-53页
     ·垂向水温模型的数值方法第53-54页
   ·水-空气热泵机组模型第54-59页
     ·已有的热泵和制冷机稳态模型第54-56页
     ·压缩机和换热器模型第56-58页
     ·水-空气热泵机组模型的运算流程第58-59页
   ·系统模型的求解第59-61页
     ·底层水温和机组进液温度的求解第59-60页
     ·计算流程第60-61页
   ·模型的应用及模拟结果分析第61-69页
     ·系统的方案第61-62页
     ·进液温度与底层水温的变化第62-65页
     ·水深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5页
     ·水体面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5-68页
     ·负荷对夏、冬季水体温度的影响第68-69页
     ·系统的性能第69页
   ·小结第69-71页
第4章 带喷泉的混合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第71-87页
   ·研究的背景与内容第71-73页
     ·混合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构成第71-72页
     ·喷淋冷却模型回顾第72-73页
   ·喷淋冷却过程的分析与模拟第73-80页
     ·液滴破碎过程分析第73-74页
     ·喷淋水滴的运动方程第74-75页
     ·喷淋水滴的热质交换方程第75-76页
     ·平均喷淋终温第76-79页
     ·喷淋冷却模型的求解第79-80页
   ·喷淋冷却模型的验证与分析第80-84页
     ·喷淋冷却模型的验证第80-81页
     ·影响喷淋终温的因素第81-84页
   ·喷淋冷却对取水温度的影响第84-86页
     ·水温模型第84页
     ·实例分析第84-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地表水源热泵运行时地表水温变化的预测第87-107页
   ·地表水体的散热与得热机理第87-89页
   ·封闭地表水体水温变化的随机分析第89-97页
     ·随机模型的建立第90-91页
     ·随机模型参数的确定第91-92页
     ·随机微分方程的解过程的数字特征第92-95页
     ·随机模型的应用第95-97页
   ·河流温排水的简化模型第97-106页
     ·影响表面浮射流近区稀释速度的因素第97-99页
     ·横流作用下的表面浮射流第99-101页
     ·下游移流扩散的简化方程第101页
     ·有限空间内均匀水流中连续点热源扩散的解析解第101-104页
     ·模型的验证与应用第104-106页
   ·小结第106-107页
第6章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制冷工况运行的自适应控制第107-132页
   ·研究的背景与内容第107-110页
     ·传统的空调冷却水系统控制方法第107-108页
     ·自适应控制策略第108-110页
   ·控制模型第110-113页
     ·变流量水泵能耗模型第110-111页
     ·功率梯度计算公式第111-113页
   ·在线参数辨识第113-117页
     ·最小二乘估计的递推算法第114-115页
     ·慢时变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第115-116页
     ·冷凝器参数的在线辨识第116-117页
   ·控制系统的结构第117-118页
   ·仿真实验及其结果分析第118-129页
     ·仿真用的模型第118-119页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119-122页
     ·仿真计算的方法和流程第122-123页
     ·满负荷时的近最优工况第123-124页
     ·部分负荷时的近最优工况第124-128页
     ·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128-129页
   ·对于冷却水大温差的分析第129-130页
   ·小结第130-132页
结论第132-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7页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第147-149页
附录 B (湘潭城市中心区详细规划及其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服务范围示意图)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下一篇:展示设计中的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