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2-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3页 |
1 水分散粒剂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水分散粒剂的优点 | 第14页 |
3 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水分散粒剂配方中各个要素 | 第15-17页 |
·水分散粒剂的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 | 第17-18页 |
4 水分散粒剂的造粒工艺 | 第18-21页 |
·概述 | 第19页 |
·流化床造粒法的分类 | 第19页 |
·流化床造粒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流化床造粒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5 造粒工艺要点 | 第21-22页 |
6 流化床造粒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胺苯磺隆·草除灵·精喹禾灵三元复配筛选试验 | 第23-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供试杂草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联合作用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配比及浓度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各个配比对禾本科的毒力测定 | 第24-26页 |
·配比对阔叶草的毒力测定 | 第26-2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胺苯磺隆·草除灵·精喹禾灵三元复配水分散粒剂造粒研制 | 第29-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润湿剂筛选 | 第30-31页 |
·分散性筛选 | 第31-32页 |
·粘结剂筛选 | 第32页 |
·优惠配方的确定 | 第32-33页 |
·胺苯·草除·精喹禾三元复配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 第3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胺苯磺隆·草除灵·精喹禾灵三元复配水分散粒剂生物活性测定 | 第34-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供试药剂及浓度 | 第34页 |
·供试杂草 | 第34-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结果统计方法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三元复配水分散粒剂对禾本科杂草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第35-37页 |
·三元复配水分散粒剂对阔叶杂草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第37-4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五章 胺苯磺隆·草除灵·精喹禾灵三元复配水分散粒剂对油菜作物的室内安全性评价 | 第41-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供试药剂及浓度 | 第41页 |
·供试作物品种 | 第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页 |
·结果统计方法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第六章 胺苯磺隆·草除灵·精喹禾灵三元复配水分散粒剂对油菜田后茬作物室内安全剂量测定 | 第45-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供试药剂 | 第45页 |
·供试作物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结果统计方法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的安全性试验 | 第46页 |
·水分散粒剂对花生的安全性试验 | 第46-47页 |
·水分散粒剂对棉花的安全性试验 | 第47页 |
·水分散粒剂对玉米的安全性试验 | 第47-48页 |
·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 | 第48页 |
·水分散粒剂对萝卜的安全性试验 | 第48-4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9-50页 |
第七章 胺苯磺隆·草除灵·精喹禾灵三元复配水分散粒剂田间药效试验 | 第50-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供试药剂及浓度 | 第50页 |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杂草种类 | 第50页 |
·试验方法与调查方法 | 第50-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页 |
·防除效果 | 第51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51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