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电网安全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 第10-12页 |
·中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状况 | 第12-13页 |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和确定性评估 | 第16-29页 |
·引言 | 第16页 |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 | 第16-19页 |
·概述 | 第16-18页 |
·预想事故评定和预想事故选择 | 第18页 |
·安全控制对策 | 第18-19页 |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分析 | 第19-23页 |
·电力系统灾变 | 第19-20页 |
·静态稳定 | 第20页 |
·暂态稳定 | 第20-21页 |
·中长期稳定(动态稳定) | 第21-22页 |
·电压和频率稳定 | 第22-23页 |
·确定性电力系统安全评估标准 | 第23-27页 |
·确定性行为或性能试验准则:N-1 原则 | 第23-24页 |
·系统故障准则 | 第24-25页 |
·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分析标准-行为指标PI | 第25页 |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储备标准 | 第25-26页 |
·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 | 第26-27页 |
·确定性评估方法的不足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风险的的电网脆弱性评估 | 第29-40页 |
·引言 | 第29页 |
·电力系统脆弱性 | 第29-33页 |
·脆弱性概念 | 第29-30页 |
·电力系统脆弱性 | 第30页 |
·电力系统脆弱性的来源 | 第30页 |
·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 | 第30-31页 |
·电力系统结构脆弱性 | 第31页 |
·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 | 第31-32页 |
·降低电力系统脆弱性的途径 | 第32-33页 |
·风险评估 | 第33-35页 |
·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33页 |
·风险评估 | 第33-34页 |
·风险管理 | 第34-35页 |
·基于风险的脆弱性评估 | 第35-39页 |
·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徐州电网的安全性评估 | 第40-49页 |
·徐州电网简介 | 第40-42页 |
·徐州电网安全评估条件及内容 | 第42-43页 |
·评估条件 | 第42-43页 |
·徐州电网安全分析 | 第43-48页 |
·潮流计算 | 第43-45页 |
·静态安全分析 | 第45-46页 |
·暂态稳定安全分析 | 第46-47页 |
·风险指标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徐州电网安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49-67页 |
·引言 | 第49页 |
·电网结构与电网安全性 | 第49-52页 |
·电网安全性对电网结构的要求 | 第49-50页 |
·电磁环网对电网安全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地区电厂接入对电网安全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电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 第52页 |
·电网结构对徐州电网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第52-58页 |
·电力外送问题 | 第52-54页 |
·电磁环网问题 | 第54-55页 |
·地区电厂接入问题 | 第55-56页 |
·短路电流问题 | 第56-58页 |
·阳城发输电系统的安全性 | 第58-62页 |
·阳城发输电系统稳定情况 | 第58-59页 |
·阳城发输电系统稳定措施 | 第59-61页 |
·阳城发输电系统安全隐患 | 第61-62页 |
·其他因素对徐州电网安全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送出通道检修方式安排困难 | 第62-63页 |
·非供电企业对电网安全的影响 | 第63页 |
·逐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危及电网安全 | 第63页 |
·徐州电网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 | 第63-65页 |
·第一道防线 | 第63-64页 |
·第二道防线 | 第64-65页 |
·第三道防线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7-69页 |
·本文工作的总结 | 第67-68页 |
·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基于风险的安全评估方法的模型改进 | 第68页 |
·基于风险的安全评估方法的在线应用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