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一、合并重组高校管理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二、从组织结构理论、组织文化角度探讨合并重组高校管理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国外高校管理及合并重组高校管理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第二章 影响高校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及其管理模式的分类 | 第13-20页 |
一、影响管理模式的因素 | 第13-15页 |
(一) 管理模式选择的外因 | 第13-14页 |
(二) 高校内部所具备的条件 | 第14-15页 |
(三) 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15页 |
二、管理模式的分类 | 第15-20页 |
(一) 科层结构 | 第15-16页 |
(二) 有机结构 | 第16-17页 |
(三) 矩阵结构 | 第17-18页 |
(四) 事业部结构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合并重组对高校事业发展的影响 | 第20-30页 |
一、正面效应 | 第20-22页 |
(一) 资源整合带来的规模效益 | 第20页 |
(二) 管理效益 | 第20-21页 |
(三) 人力资源使用效益 | 第21页 |
(四) 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带来的学科整合效益 | 第21-22页 |
二、负面效应 | 第22-30页 |
(一) 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的冲突 | 第22页 |
(二) 权力重组过程中的冲突 | 第22-23页 |
(三) 组织文化的冲撞 | 第23-25页 |
(四) 心理隐形阻力、对未来的不可知 | 第25页 |
(五) 多校区状态带来的不利因素 | 第25-26页 |
(六) 冗员过多,人浮于事 | 第26-27页 |
(七) 学科融合,主体之争,“同等”内耗 | 第27页 |
(八) “小团体主义”的抬头 | 第27-28页 |
(九) 多校区重组,高校校名品牌资源的无形损失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合并高校管理对策 | 第30-48页 |
一、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 | 第30-31页 |
(一) 准确的定位 | 第30-31页 |
(二) 抓住自身特色,搞好学科建设,提高办学层次 | 第31页 |
二、组织文化的重建 | 第31-37页 |
(一) 组织文化的功效 | 第32-34页 |
(二) 引导、孕育新质大学文化,促进人心的实质性融合 | 第34-37页 |
三、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 | 第37-47页 |
(一) 高校管理模式构建的原则 | 第37-39页 |
(二) 领导班子建设 | 第39-41页 |
(三) 权力体系的分配 | 第41-43页 |
(四) 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43-47页 |
四、管理绩效的评枯 | 第47-48页 |
(一) 实质性融合的进度、程度 | 第47页 |
(二) 合并办学的管理成本效益 | 第47-48页 |
(三) 新型管理模式运行的效能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一、专著 | 第48-49页 |
二、期刊论文 | 第49-51页 |
三、学位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