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页 |
| ·本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面向方面编程(AOP)介绍 | 第14-24页 |
| ·面向方面编程的基本思想 | 第14页 |
| ·面向方面编程的基本概念 | 第14-18页 |
| ·横切关注点引起的问题 | 第18-20页 |
| ·模块化横切关注点 | 第20-22页 |
| ·AOP技术的优势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24-40页 |
|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 第24-25页 |
| ·面向对象的分析(OOA) | 第24页 |
| ·面向对象的设计(OOD) | 第24-25页 |
| ·IT- Kid分析设计模型 | 第25-30页 |
| ·PARSER分析模型 | 第25-27页 |
| ·AUTO设计模型 | 第27-30页 |
| ·对 AOP框架系统的分析 | 第30-36页 |
| ·系统用例 | 第30-32页 |
| ·识别业务类 | 第32-33页 |
| ·对业务类进行 PARSER分析 | 第33-36页 |
| ·对 AOP框架系统的设计 | 第36-38页 |
| ·架构设计 | 第36-37页 |
| ·用户界面设计 | 第37页 |
| ·对象设计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 | 第40-58页 |
| ·动态代理(Dynamic Proxy)技术 | 第40-42页 |
| ·代理模式 | 第40-41页 |
| ·动态代理(Dynamic Proxy) | 第41-42页 |
| ·应用动态代理技术实现 AOP框架核心模块 | 第42-50页 |
| ·IInvocation各子类的实现 | 第43-46页 |
| ·Interceptor类的实现 | 第46页 |
| ·InvocationDispatcher的实现 | 第46-48页 |
| ·Mixin的实现 | 第48页 |
| ·ProxyFactory的实现 | 第48-49页 |
| ·AOP类的实现 | 第49-50页 |
| ·配置部分的实现 | 第50-55页 |
| ·IT- Kid关系模型 | 第50-52页 |
| ·面向方面概念在 IT-Kid知识库中的表示 | 第52-53页 |
| ·获取配置数据 | 第53页 |
| ·维护配置数据 | 第53-55页 |
| ·维护 Interceptor与 Mixin部分的实现 | 第55-56页 |
| ·系统的测试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应用 | 第58-66页 |
| ·企业应用程序库(Microsoft Enterprise Library)介绍 | 第58-60页 |
| ·.Net体系结构介绍 | 第58-59页 |
| ·Enterprise Library使基于.Net体系结构的开发更加简单 | 第59-60页 |
| ·Enterprise Library在使用中暴露的缺点 | 第60页 |
| ·对 Microsoft Enterprise Library的面向方面改造 | 第60-62页 |
| ·对日志应用程序块的改造 | 第60-61页 |
| ·对安全应用程序块的改造 | 第61-62页 |
| ·使用改造后的应用程序块 | 第62-64页 |
| ·使用改造前后的企业库应用程序块的异同 | 第64页 |
| ·小结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总结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