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理论研究的基础 | 第9-10页 |
·校园景观与设计理论 | 第9-10页 |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我国中学校园的发展历史 | 第11-18页 |
·古代书院的校园的发展 | 第11-15页 |
·鸦片战争后-解放前的校园的发展 | 第15-16页 |
·建国初至今的校园的发展 | 第16-18页 |
第三章 西安市中学校园景观现状分析 | 第18-25页 |
·校园景观现状散乱,整体性不足 | 第18页 |
·校园景观现状单一,多样性不足 | 第18-19页 |
·校园建筑集散空间不合理,可及性不足 | 第19-20页 |
·中学校园景观植物绿化不足 | 第20-21页 |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21-25页 |
·注重建筑建设,轻视校园景观设计 | 第21-22页 |
·景观配套设施 | 第22页 |
·学校正门入口区域 | 第22-24页 |
·景观细部设计 | 第24-25页 |
第四章 中学校园景观环境的设计理念 | 第25-51页 |
·景观元素在环境中的作用,使区域整体化 | 第25-32页 |
·地面铺装与环境 | 第25-28页 |
·建筑与环境 | 第28-30页 |
·植物与环境 | 第30-31页 |
·水与环境 | 第31-32页 |
·不同类型的空间营造 | 第32-37页 |
·交往空间 | 第32-34页 |
·动态空间 | 第34-35页 |
·静态空间 | 第35-36页 |
·过渡空间 | 第36-37页 |
·建筑内部集散空间的营造,改善室内景观 | 第37-41页 |
·建筑门厅、中庭的景观 | 第37-39页 |
·走廊的景观 | 第39-41页 |
·学校大门入口景观环境空间 | 第41-42页 |
·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的融合 | 第42-43页 |
·校园文化的形成 | 第42页 |
·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的融合 | 第42-43页 |
·景观设施及细部设计 | 第43-51页 |
·景观设施设计 | 第44-49页 |
·景观细部设计 | 第49-50页 |
·景观细部与整体的关系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51-57页 |
·中学校园景园环境实例分析 | 第51-54页 |
·西安中学学校位置及环境 | 第51-52页 |
·成功之处 | 第52-53页 |
·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挪威-斯塔万格斯泰钠学校 | 第54-57页 |
·位置及环境 | 第54-55页 |
·斯塔万格斯泰钠学校成功之处的借鉴 | 第55-57页 |
第六章 中学校园的发展对校园景园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 第57-60页 |
·中学校园景园环境艺术的个性化 | 第57-58页 |
·中学校园景园环境艺术的整体化 | 第58页 |
·中学校园景园环境艺术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 第58-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图片索引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