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0-11页 |
第二章 S RI 基金的概述 | 第11-15页 |
·S RI 基金的内涵 | 第11页 |
·S RI 基金与传统投资基金的区别 | 第11-12页 |
·S RI 基金的类型 | 第12-15页 |
·依照组织形态的分类 | 第13页 |
·依运作方式的分类 | 第13-14页 |
·依筛选标准所作的分类 | 第14-15页 |
第三章 S RI 基金理念的发展和衍变 | 第15-20页 |
·“伦理投资”理念催生 SRI 基金 | 第15-16页 |
·伦理投资的内涵 | 第15页 |
·宗教机构的伦理投资 | 第15-16页 |
·“人权运动”促使SRI 基金的范围扩大 | 第16-17页 |
·人权运动 | 第16页 |
·人权运动与S RI 基金发展的关系 | 第16-17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促使SRI 基金全面发展 | 第17-20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 第17-18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SRI 基金发展的关系 | 第18-19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推动下SRI 基金发展的现状 | 第19-20页 |
第四章 部分国家、地区有关 SRI 基金的立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7页 |
·美国 | 第20-22页 |
·美国SRI 基金的立法实践 | 第20-21页 |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1-22页 |
·欧洲 | 第22-24页 |
·欧洲SRI 基金的立法实践 | 第22-24页 |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4页 |
·亚洲 | 第24-27页 |
·日本SRI 基金的立法实践 | 第24-25页 |
·我国香港、台湾SRI 基金的立法实践 | 第25-26页 |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 SRI 基金的立法建议 | 第27-39页 |
·完善我国SRI 基金的立法环境 | 第27-29页 |
·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 | 第27-29页 |
·非政府组织的促进 | 第29页 |
·对SRI 基金设立的立法完善 | 第29-33页 |
·SRI 基金的法律地位 | 第29-30页 |
·SRI 基金的组织形式和设立类型 | 第30-31页 |
·私募形式推广SRI 基金 | 第31-32页 |
·发起人制度的完善 | 第32-33页 |
·完善SRI 基金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33-37页 |
·完善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33-35页 |
·落实基金托管人监督权 | 第35-36页 |
·持有人大会制度的完善 | 第36-37页 |
·对SRI 基金监管的完善 | 第37-39页 |
·政府监管的完善 | 第37-38页 |
·自律组织监管的完善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